2月29日上午,《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发布。
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根据现有证据,不认为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目前的全基因组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蝙蝠似乎是该病毒宿主,但中间宿主尚未查明。
而中国已经在此次疫情动物溯源的三个重要领域开展工作:对武汉年12月发病病例开展早期调查;对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及其他市场进行环境采样;对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售卖的野生动物的来源和种类以及市场关闭后这些动物的去向开展详细调查。
得到以下流行病学考察结果
|人口学特征:大多数病例年龄在30-69岁
截至2月20日,在报告的55,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年龄中位数为51岁(年龄范围2天-岁;四分位间距39-63岁),大多数病例(77.8%)介于30--69岁之间。其中,51.1%为男性,来自湖北的病例占77%,农民或体力劳动者占21.6%。
|动物溯源:蝙蝠似乎是病毒宿主,中间宿主尚未查明
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目前的全基因组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蝙蝠似乎是该病毒的宿主,但中间宿主尚未查明。而中国已经在此次疫情动物溯源的三个重要领域开展工作:对武汉年12月发病病例开展早期调查;对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及其他市场进行环境采样;对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售卖的野生动物的来源和种类以及市场关闭后这些动物的去向开展详细调查。
|传播途径:不认为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
新冠肺炎在无防护下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在感染者和被感染者之间发生传播。尚无新冠肺炎空气传播的报告,且根据现有证据,也不认为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
但在医疗机构中或可存在因医疗操作产生气溶胶而发生空气传播的可能。粪便排毒已在一些患者中得到证实,少数病例粪便中还发现了活病毒,但根据现有证据,粪-口传播似乎并不是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其在新冠肺炎病毒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仍待明确。
|家庭传播:大多数聚集性病例发生在家庭成员中
在中国,新冠肺炎的人际传播主要在家庭中发生。联合考察组从聚集性病例调查和一些家庭传播案例研究中获得了一些省份家庭成员间持续传播的详细信息。广东和四川省报告的起聚集性病例中共涉及例病例(两省总病例数为例),其中大多数(78%-85%)聚集性病例发生在家庭成员中。家庭成员内传播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但广东的初步研究结果估计家庭成员二代续发率约为3-10%。
|密切接触者追踪:1%-5%的密接者后来被实验室确诊
中国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措施对新冠肺炎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确认和追踪。例如,武汉有超过个流行病学调查小组,每组至少5人,每天对成千上万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正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工作,使得确认的密切接触者中绝大多数都被追踪到并完成了医学观察。1%-5%的密切接触者后来被实验室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
例如:截至2月17日,在深圳市名已确认的密切接触者中,已追踪到人(%),其中人(72%)结束了医学观察。在密切接触者中,88人(2.8%)后来被确认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还没结束,再次提醒:
编辑小杜
杭州日报诚意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xezqfy/9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