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医生诊断后判定为“肺炎”,这个病对于成年人来说打个针就没事儿了。但是小婴儿或是2、3岁的孩子真的适合西医的抗生素和消炎针吗?
有些人提议看中医,有些人觉得中医见效不快,可能会拖慢病情,但又担心孩子太小不适宜打太久的抗生素(通常西医建议是10天点滴)。
我们先来了解肺炎的一些相关知识,提供治疗参考:
知识点一:小儿肺炎是什么?具体有哪些临床表现?它是怎么发生的?
小儿肺炎是非常常见的小儿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在空气不太好的冬天,更易发生。
一般症状有发烧、不吃饭、烦躁、喘憋等症状,体温为38~40℃。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小婴儿常见拒食、呛奶、呕吐及呼吸困难。
病症初期,咳嗽开始表现为频繁的刺激性干咳,随后,咽喉部位会出现痰鸣音,因咳嗽剧烈,小儿可伴有呕吐和呛奶的情况。部分患儿,在口周和指甲可能有轻度发绀。
在早期,肺部并没有明显的体征,随着病情的发展,用听诊器可听到有湿罗音(小水泡音)。
还有其它一些体表征,这里就不多阐述了。
肺炎的诱因有哪些?
1、中医上讲,受凉所致....(相比之下西医的分类就多了)
2、西医上讲:
A.细菌性肺炎
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所引起。
B.病毒性肺炎
由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所引起。
C.支原体肺炎
D.衣原体肺炎
E.真菌性肺炎
由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卡氏肺囊虫等所引起。
知识点二:如何治疗、照顾肺炎宝宝?
肺炎的治疗,主要还是以医生的建议为主,每一个宝宝的情况亦不一样,不可随便自己跟风,使用什么药,如何处理,都需要和相关的医生进行确认,盲目跟从,可能会让病情更严重。
在小编看来,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做为父母,这个时候丰富的医疗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决断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医院看病流程就是:情况我也跟你分析了,选择怎么治疗,您自个儿看着办。
一般家长如果没有一定的医疗知识,除了会被吓得不轻,可能也只能被动接受,做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
不用问我药方,每个孩子的体质是不一样的,同样的症状,所需要的药也是不一样的。这需要医生诊断后,再下定论。
不过这里依然提供两个方向的建议,仅供参考,勿强行入座:
中医疗法:1、协助医生辩症
中医方面,辩症是最困难的开始,咕噜在这次肺炎之前一直也有在用中药治疗咳嗽问题,但因我们未能在医生前面表述清楚一些症状(比如食欲下降、比如低烧、晚上睡觉不安稳等情况居然会我们完美的忽略了),再加上情况也没什么变化,因此大家都没往肺炎方面去想,更加上那段时间,整个月有20天以上大气处于严重污染状态,因此一直觉得是空气污染、再加上是第一学期上幼儿园等导致的咳嗽。
病情的表述对于中医的辩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次把检查报告、胸片、CT片等相关材料弄来给医生看了以后,医生即可迅速判断病情,进而开出合理的药方。(医院都有这些设备)
2、按时按量服药
中药的服药过程,对于咕噜来说是个小事,这小家伙打小起就乐于喝药,让全家人都省了不少心;但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在老二仔仔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对他,则只能采用“灌”的方式了
注意:每次只能是一小小勺,20ML的量至少要用40勺左右“灌”完,“灌”药的时候,抱小孩的姿势很重要,千万不要呛到。感觉喂一次药下来,大人能出一身汗。
3、物理疗法协助
A、每天早晚各一次,15-20分钟的艾炙,部位如下图(大椎穴和肺俞穴):
B、推拿,如下图所示
4、每天的复诊
随时了解病情的发展,非常重要,不管是变好、还是变坏,都必须要根据病情发展来及时调整药方。对症下药方可疗效最好。
西医治疗方法:采取综合疗法,以改善通气的功能,控制炎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室温维持于20℃,湿度60%左右,供给易于消化食物,经常翻身、拍背。
2、给予抗生素
根据以下原则选用抗生素:
①临床与实验室的资料针对可能的病原。
②选用病原敏感的抗生素。
③疾病的严重程度。
若为支原体肺炎,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病毒性肺炎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或无环鸟苷等。
3、对症治疗
若有缺氧表现,可予吸氧。可口服祛痰药物,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使用雾化疗法。
总结一下就是:消炎...通常不少于七天。
小儿肺炎与普通的感冒有什么区别?先来说说肺炎与普通感冒的共同点:
1、肺炎前期也会有简单的咳嗽,这点与感冒的咳嗽相差不多
2、发烧,感冒的小孩也可能会有发烧的情况
不过仔细观察,两者之间还是会有比较多的区别的
体温: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烧。小儿感冒也发热,但持续时间较短,用退热药效果也较明显。
呼吸: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息,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息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鼻翼扇动、口唇发紫,提示病性严重,切不可拖延。
精神状态:小儿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还能玩耍。小儿患肺炎时,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
饮食:小儿感冒,饮食尚正常。但患肺炎时,食欲显著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不喝水,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患儿还可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睡眠:小儿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易醒,爱哭闹,甚至惊厥。声音: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呼噜”“呼噜”般的声音,称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此种声音。由于小儿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用耳朵听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家长可在孩子安静时,在其脊柱两侧胸壁仔细倾听。
关于小儿肺炎的种种误区总结误区一:宝宝没有发热,就不是肺炎?
正确观点: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可无发热或低热现象。尤其是新生儿若患有肺炎,有可能会既没有咳嗽也没有体温升高的症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要结合其它的表现来进行判断。
误区二:抗生素静脉输液是最佳的选择?
正确观点:虽然多数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但也有不少肺炎是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或由过敏引起。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引起种种不良反应。
因此,中医疗法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当然,一定要医院,如果找“江湖医生”可能面临的风险就会高一些。
误区三:治了2天了一点起色都没有,应该换一种药物?
正确观点:其实有些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原则上,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再评价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特别是选择西医疗法的父母,可能需要数天才会有较为明显的改观。如果是中医疗法的,第二天开始应该就会有较明显的改善了。
误区四:抗生素副作用大,如果孩子不再发烧,咳嗽也好转了就停掉?
正确观点:需用多长时间抗生素,应根据病情、病原、个体情况而定,一定要听从医生指导,忌不规则用药,用用停停会造成耐药,从而导致迁延性或慢性肺炎。正常情况下,如果是打点滴的,大多数医生建议是一周以上的时间。而使用抗生素疗法的话,靠的是外来的抗生素对病菌进行灭杀,因此如果中断,那么病菌的反扑,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误区五:关窗捂被,担心小儿受凉
正确观点: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可减少空气中的致病细菌,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应该勤开窗户通风。患儿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过热会使患儿烦躁,导致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当然,也不要让冷风直接对着宝宝吹,那会让宝宝受凉更严重。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zqfydzl/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