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也有“潜伏”症状
杨先生63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不自主的手抖和头抖。周围人吓唬他说他得了帕金森,杨先生很害怕,医院治疗。医院脑病科赵杨教授说,首先,要明确手抖并不等于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手抖”医学上称为震颤,以静止性震颤为主,休息、静止时明显,活动时减轻,入睡后可消失,起病以单肢为主,逐步进展,同时震颤特点是呈“搓丸样”;此外,有些患者并不出现震颤,而以动作缓慢,姿势异常为主,动作变得愈来愈慢、愈来愈少,愈来愈难启动,最常见的有走路时第一步很难迈出,行走时上身前倾,小碎步,或者出现表情僵硬、减少(面具脸)及小写症等等。帕金森发病之前,其实是有潜伏症状的,但与很多慢性疾病容易混淆,不被重视。如很多人会出现精神萎靡、失眠或伴有噩梦、消化系统症状(如便秘)、夜尿增多等,还有人会出现交感神经紊乱。中医方法古为今用
在治疗方面,很多病人在3到5年的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有运动性并发症和非运动性并发症。对于非运动性的并发症,如心慌、胸闷、流口水、便秘、睡眠障碍等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已经得到业内的肯定。中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多以“风”为核心而展开。依据中医学的藏象理论,认为帕金森病与肝藏象关系密切。帕金森病证候复杂,证候的演变必然要引起辨治方法的革新,才能够满足辨证论治的需求。在坚持辨病的原则下,根据证候的变化,发挥肝藏象理论的优势,丰富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内容。如肝气虚证与帕金森病患者的疲劳感、易汗出症状近似。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高,肢体活动不灵活,步行或每完成一项活动都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因此容易疲劳出汗。肝主筋,为罢极之本。肝气不足,筋脉失养,肢体容易疲劳而无力。表现为舌质淡、苔白或腻,脉弱或弦细。临床常用黄芪、党参、人参等补益肝气以充实筋脉。补肝气的同时,要防止辛温燥烈之品伤肝之阴血,方能使得肝气生成的源泉不竭。还有,冬春交替,很多患者容易出现肝阳虚证,这与天气变化有关,遇寒冷加重。这类患者也比较多,肢体紧束感,关节僵硬疼痛,多表现在阴雨天或遇冷加重;男性阴囊缩紧,阴茎回缩,小便淋漓不畅、清长,夜尿多,下肢浮肿,舌质暗淡、苔水滑,脉象沉细或沉迟等等。临床常辨证选用黄芪、干姜、吴茱萸、山茱萸、枸杞子、肉桂、生姜、磁石等药。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现已证实温补肝阳法,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精神安定、强心、促进胃肠分泌、增进食欲等。还有肝阴虚证,表现为心烦易怒,焦虑,入睡困难,耳鸣,头昏头痛等表现。以养肝阴平肝阳的治疗为主,常用石斛、生地黄、知母、女贞子等药。很多帕金森病人还会出现失眠等问题,这多见于肝血虚证,在辩证过程中稍加当归、白芍、(制)何首乌、熟地黄、龙眼肉等养血活血之品,能够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yezqfy/2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