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早期肺炎 >> 小孩早期肺炎 >> 正文 >> 正文

教训天津1人看病致人隔离,医院封

来源:早期肺炎 时间:2021-5-8
中科医院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疫情防控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稍一松懈就会产生问题!

近日,天津男子因发热咳嗽一周,上医院就诊。医院判断为普通发热,在呼吸内科住院治疗,4天后才被确诊新冠肺炎,人被隔离,医院封控。

医院就诊,4天后被确诊人被隔离,医院封控!

2月1日上午,天津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医院综合判定为普通发热患者,在呼吸内科住院治疗。

2月3日晚,武清区疾控中心对该患者检测成显示弱阳性,复核结果也显示为弱阳性。2月4日,再次采样检测结果为阴性。2月5日,市疾控中心第三次取样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后医院救治,成为第70例确诊病例。

此后,医院被封控,医院梳理需管控隔离人员人。

该案例的3点教训

这样的诊治疗程,表面看不出什么问题,实质上却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问题。

■一是对发热门诊病人的鉴诊要极为慎重,特别是需要收治到普通住院病房进一步治疗的病人,必须通过专家组会诊研判后,谨慎决策,这个病例没有经过专家会诊和病例讨论。

■二是这个田某的病例,住院以后实际上是跟他的哥哥收治在同一个病房,这样就形成一个交叉感染风险,他的哥哥现在已经经过三次核酸检验,目前结果都显示为阴性,他也作为田某的密切接触者正在隔离治疗。这种医院在诊治过程中警惕性不强,操作也不规范。

■三是发热病人的鉴诊,如需进行进一步检查,比如CT、B超等方式,一定要与普通门诊和病区隔离,坚决不能离开发热门诊的防护范围。

天津这起事件是个惨痛的教训,疫情下,医院是如何加强发热病人管理的?

对此,记者采访了浙大医学院附医院感染科主任金洁、医院(医院)信息部主任吴云兰,医院都分别在制度上和科学信息化手段上,对此严控管理。

医院专人带发热病人走专属路线,间隔半径一米

面对疫情,人们对自己的体温尤为敏感,感觉到自己有“发烧”医院看看,及时诊治求放心。近段时间以来,医院的“发热门诊”压力陡增。

医院感染科主任金洁说:我们对此制定了严格的工作准则,形成闭环,减少可能出现的纰漏。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该问自己一遍

一进大门起,医院的医务人员会对每位进入门诊大厅的病人询问,问题是:“2周内有无到湖北、温州、台州及周边城市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及居住史,是否和上述地区的人员有接触;有无和新冠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周边有无聚集性发病史。”

■看病流程

问完后,如果有上述情况伴腹泻、发热和/或呼吸道等症状的患者,市一的医务人员会做以下几步:

1、为病人发放口罩。2、做好登记。3、敲流行病学章。4、专人送病人至肠道(发热)门诊。5、送前电话联系内线,有专人接听。6、护送的医务人员,要求与病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7、专属路线:从门诊大厅外围通道走。

此外,对保安所测体温有疑问或自觉有发热感的病人,分诊护士会重新为病人测量体温,做到不漏一个。

记者了解到,在医院三号楼一楼大厅,医院安排的预检工作人员会每30分钟提醒呼吸科候诊病人一次,提醒的话是:“若三天之内体温曾大于37.5度,或发热门诊看过来复诊的病人呼吸科不接诊,需到发热门诊就诊,请提前告知医护人员。”

杭州医院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流程,提供互联网问诊

在医院(医院),医医院就诊的每位病人进行生命体征测量,合理分级分区。如果是发热等急病、重病的患者,最重要的是要把危重病人识别出来进行早期救治,同时要对所有候诊病人进行严密观察,以防候诊过程中出现意外。

医院在加强疫情期间日常工作保障的同时,运用智慧信息技术,将流程的每一步优化。

首先,新增发热叫号,设置二次排队功能。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减少医患间或患者间交叉接触的机会。

其次,配置了二台自助机分别用于白天门诊和夜间急诊。

另外,单独设置发热检验和发热检查,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尽量减少患者跑动,省力省心。

医院信息部主任吴云兰说,医院还开启了定时互联网问诊的服务。在这里,医院的专家轮番上线,视频连接患者,一键挂号。

如果你觉得体温高,身体不舒服,可以互联网咨询。大家在医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xhzqfy/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