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早期肺炎 >> 肺炎早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科研速递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来源:早期肺炎 时间:2021-7-7
鎴戝浗涓村簥钁楀悕鐧界櫆椋庝笓瀹?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941903.html

研究发现,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的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40~65岁,平均57.5岁。现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并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等日常基础护理和通过静脉滴注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

1.2.2观察组

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肠内营养支持,具体内容如下。

(1)肠内营养方法:在病人治疗1~2d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首先是用2%利多卡因对鼻部进行麻醉,然后从鼻咽部插入鼻肠管。并向其注入mg的生理盐水,次日向管内滴入营养剂。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营养剂滴入速度,保持0.5L/d,并逐渐提高营养剂的量,以达到降低对肠胃刺激的目的。

(2)鼻饲管护理:每天要定期检查鼻饲管是否发生脱落的现象。并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应向患者耐心讲解旋转鼻胃管的重要性,为患者解决心中的疑问,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感,并经常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肠内营养治疗。对于意识暂不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选择比较小的营养管。然后帮助患者固定好营养管,避免营养管意外发生脱落,并随时保证管内通畅。同时要做好营养管的卫生护理,保证管外部要干净卫生。

(3)防止吸入性肺炎出现:鼻饲疗法一个最大优点是可以有效地防止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但是由于脑梗死患者的肠胃蠕动比较差,或者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鼻饲时操作不当,比较容易引发吸入性肺炎。具体步骤:①在插管前要先清理好患者口腔的分泌物,保证口腔卫生。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排除肺中的痰液,可以使用吸痰器辅助患者排痰;②在进行鼻饲前,首先检查胃管的位置,并监测胃内遗流量与颜色,根据具体情况再进行鼻饲操作;③在进行鼻饲操作时,为患者选择一个舒适的体位。一般以半卧位为主。并将床头方向抬高,避免发生食物倒流误吸的情况。并为患者调整一个合适的滴速。以15min滴完最好;④在进行鼻饲前要先清理干净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注意在鼻饲后0.5h内要让患者尽量保持安静,不吸痰;⑤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加肠胃蠕动,有利于肠胃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1.3效果评价

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营养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

1.4数据统计

将数据通过软件SPSS13.0整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达,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了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老年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常常会伴有意识模糊、进食困难等障碍,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以至于使患者发生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患者实施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避免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从而对辅助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营养水平,对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应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则研究了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了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强于对照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

综上所述,给予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维持内脏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原作者:郑敬姿

原作者单位:医院/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fyzqzz/7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