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早期肺炎 >> 早期肺炎的治疗 >> 正文 >> 正文

新冠肺炎疫情下,重新思考数据共享

来源:早期肺炎 时间:2021-9-9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23.html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但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为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建设了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通过收集、分析、监控重点医疗物资企业相关资源数据,提升应急资源供应效率;搭建了电信大数据分析平台,依托手机定位信息可以统计人员流动、确诊患者行程追溯等。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大数据战“疫”的价值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应用,但也让业界充分认识到我国数据共享、数据治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新冠肺炎疫情下数据共享问题凸显

数据采集效率低。疫情期间人员、物资等关键信息获取,纵向上报多采用地方到中央的层层汇报方式,报送时间较长且数据内容重复,横向发布无特定平台入口,传播途径乱且数据来源混杂,直接影响全国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如部分地区卫健局、应急局、政府办、县委办、妇联、教育局、农业农村局等紧急开展数据上报,很多采用手动填报,效率低、报送形式多样,极其不利于信息有效整合分析。医院纷纷向社会公开求援,全国一时涌现出无数个“捐助群”,如百度帖吧武汉站置顶“共同抗击疫情,众筹捐赠”主题帖,豆瓣疫情信息发布平台小组短时间内就聚集一万三千多名成员。

数据流通共享难。跨部门跨省市数据共享意愿不强、信息交互手段不足,导致公共服务数据来源单一,数据分析不准确,区域联防能力较弱。2月26日,来自河北疑似病例由于异地排查信息的不同步,导致北京市出现工作单位内聚集性疫情,增加10名确诊病例。企业陆续复工下,受各地隔离措施、交通管制等影响,导致员工无法及时到岗、原材料配送仍不畅通,对于产业链较长的家电、半导体、汽车等行业,面临供应链复工情况不一、上下游企业复产衔接不畅的难题,使得企业间生产供应匹配难度增加,出现“产品积压”增加成本压力,以及“等米下锅”订单减少的现象。

数据发布不精确。疫情期间部分公益机构无法完全公布接受捐赠的物资数据,且缺少可靠的数据管理机制以确保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导致官方公布数据受到严重质疑。武汉红十字会声明其在1月22日至28日接收的社会捐赠口罩分配信息有误,将“N95医院1.6万、医院1.6万”更改为“KN95医院1.8万个、医院1.8万个”,口罩型号、数量均出现错误。截至2月3日,武汉红十字会已累计接受社会捐款9.2亿元,但仅通报了其中1.51亿元的使用明细,信息不透明率高达83.5%。

应对疫情防控需提升数据共享能力

多入口采集数据的汇聚,关键在于统一规范数据模型。疫情信息数据采集标准化,是实现全国人员管控、各地联防联控的重要基础,需建立规范化的个人健康信息数据描述方法,统一数据项的数据格式,构建开放通用的数据采集接口。广东省江门市为掌握全市疫情数据,制定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并将标准化数据整合到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实现群众一次填报、多系统同步的统一调度和使用机制,实现“粤省事”“粤商通”等不同平台的疫情信息数据交换和汇聚。截止到2月23日,已汇聚全市疫情防控健康申报数据超过万条,疫情线索上报数据多条,“粤省事”“粤商通”回流数据4.1万条。长三角三省一市建立了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实行统一样式健康观察解除告知单,实现各省市之间人员健康信息的互认。

多平台存储数据的交互,关键在于构建数据查询机制。数据在多平台间流动,是进一步发挥政府数据对机构任务和公共利益价值的重要前提,可借助唯一标识,建立跨平台的数据提取和数据追溯,解决多平台数据融合时数据交互规模、可发现性、可访问性等问题。目前,京津冀卫健委、川渝发改委等多部门,逐渐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与阿里合作上线“数字防疫系统”。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信息码”,使民众可以一码知晓个人防疫健康风险,并实现跨省人员的健康互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三大运营商推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通过关联电信大数据,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免费提供其本人14天内到访地信息。

多机构管理数据的验证,关键在于建立安全信任链条。区块链具备的共享、透明、可追溯、防篡改、分布式等技术优势,可解决信息碎片化、数据不可信、公众不可查等问题。机构在区块链平台上发布的关键信息需符合规范要求,并被记录在公开透明的分布式账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数据风险。年2月,欧盟发布《欧洲数据战略》,其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zqfydzl/8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