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早期肺炎 >> 早期肺炎的治疗 >> 正文 >> 正文

新冠肺炎不同病程要检测的检验项目与要求都

来源:早期肺炎 时间:2021-9-8
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 http://m.39.net/news/a_8250713.html

新冠肺炎(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NCP)的阻击战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随着病例的积累,我们对病毒的认知越来越多,知道病毒传播途径多样、有潜伏期、起病温和、重症和危重症发展快、发病率高。针对这些特点,国家卫健委提出“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控新冠肺炎最有效的办法。

  在这场战疫中,作为“侦察兵”的检验人员虽然不被人看见,但对于新冠肺炎的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患者机体状态的获得、治疗效果的监测至关重要,可及时指导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干预,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检验工作在新冠肺炎不同病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新冠肺炎的早发现、早诊断

  病毒的核酸检测和影像学检测目前是新冠肺炎诊断的主要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1](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又对诊断标准进行了修正,不再对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做区分性诊断,只分为两类: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主要依靠流行病史、临床表现(是否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是否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来判断。确诊病例是在疑似病例的基础使用核酸检测或测序来进一步判断。

  由于病毒的核酸检测经常会出现“假阴性”而影像学检查又比较滞后,因此筛查过程联合其他的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患者的状态也非常重要。

  《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V2.0)》提出:“筛查病例就诊当日需检查内容包括:痰/咽拭子的核酸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凝血及胸部CT”[2]。这些实验室指标可以从感染状态、血液系统状态、脏器功能多方面反映身体的机能状态;并可在核酸检测假阴性时、或肺炎早期影像学检查不明确时,供医疗人员诊断或鉴别诊断时参考。

新冠肺炎的病情监测和治疗监测

新冠肺炎病人重症发生的比例高、且进展快,在新冠肺炎确认之后要展开针对性治疗,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化、血气、凝血、影像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的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对于实验室检测的规定为:“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1]

  《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V2.0)》中提到,“一般治疗监测应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支持对症治疗,保证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稳定。”[2]

  针对重症、危重症病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中对临床预警指标进行了描述,“重症病例需要进行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O2)、意识状态及临床常规器官功能评估。根据病情需要监测内容: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肝肾功能、乳酸、血糖、电解质、乳酸脱氢酶等)、心肌损伤标志物、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及胸部影像学检查。”[3]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前的必要检测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康复者的恢复期血浆进行新冠病人的治疗是近期的一个热点,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向好。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提到,对于病情进展较快、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可以采用康复者血浆进行治疗。

  在近期发布的《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中提到,恢复期血浆的输注之前,需要对输血者和受血者进行必要的检测。

  作为献血者的新冠肺炎患者需彻底康复,首先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证明无新型冠状病毒残留;其次还需要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常规传染病检测项目,阴性者才符合采浆标准;最后还需要进行ABO、RhD血型和抗体筛查,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新冠病毒IgG、IgM抗体定性检测,以及IgG抗体滴度检测。

  对于输血者,需要进行血浆ABO/RhD血型检测等相容性检测配型工作,匹配合格的才可以输注。[4,5]

新冠肺炎心血管疾病监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人群均易感,老年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患,往往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紊乱,更容易发生感染,且死亡率更高。且新冠肺炎的爆发正值隆冬时节,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

  彭志勇等最近发表的《JAMA》文献提到,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说,新冠的危重症患者也更容易发生休克、急性心肌损伤、心律不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急性肾损伤,这也是造成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6]

  在近期发表的一项99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回顾分析中,40%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由于低氧血症、炎症、应激反应、焦虑情绪等潜在作用机制作用下,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无论在急诊诊断环节,还是患者治疗过程中必须重视有以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损伤和心功能、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7]。

  在近期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难度,病毒对NCP患者心血管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患者对疫情的恐惧、重症NCP低氧血症对心肌的损害等均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急危重症[8]。

  因此,新冠患者应该密切心血管疾病的监测,不仅针对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如心肌酶谱、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T、肌红蛋白、CK/CK-MB),还应该加强对心衰标志物(NT-proBNP/BNP)的检测。心衰是肺炎常见的并发症,会加重肺炎的不良预后,且心衰时的急性肺水肿表现,包括气促、呼吸困难、疲乏等临床症状都极易被新冠肺炎的类似症状所掩盖[9,10]。

下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不同病程中检测指标进行了汇总:

检验项目对TAT和性能的要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危重症转化率高、且发病快,需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zqfydzl/8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