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下午,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介绍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浙江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4天降到个位数
但各地仍不能掉以轻心
年2月17日0-24时,浙江省报告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例,新增出院病例44例。
截至2月17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现有重症病例67例(其中危重22例),在院救治病例例。累计出院例,出院患者占确诊病例的43.86%。
目前,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人,尚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全省除无病例的11个县(市、区)外,连续5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63个;连续4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67个;连续3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72个。
从近期数据来看,全省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4天降到个位数,新增出院病例持续增多,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趋稳向好。
当前我省疫情防控的重点,已从原先的疫情防控为主,转变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兼顾。
但各地仍不能掉以轻心,要在“一级响应”总体不变的前提下,认真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要求,根据疫情图和“三返”情况及时调整防控力度和举措,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效。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表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先进集体的通报》,决定对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浙江大医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团队、温州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团队、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新冠肺炎救治团队、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浙江省援鄂抗击新冠肺炎医疗总队等6个先进集体予以通报表彰,表彰他们为遏制全省疫情扩散蔓延和救治患者作出的重要贡献。
大批医务人员支援前线,会影响本地救治吗
记者提问:大批医务人员支援前线,会不会影响浙江本地的救治工作?
孙黎明:从浙江省救治救治效果不断显现,新冠肺炎的治愈率不断的提升,在这里也请大家放心,浙江省现有的医务力量是能够满足省内救治工作需要的。
从全国形势来看,疫情防控也正是处于关键期,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是国家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坚决遏制这一地区疫情蔓延势头,事关全局。在这个关键时期,支援湖北开展疫情防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浙大一院发布诊治新冠肺炎浙江经验
资料图年2月17日0-24时,浙江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例,新增出院病例44例。截至2月17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例,现有重症病例67例(其中危重22例),累计出院例。无一例死亡。从通报来看,杭州市累计报告的例病人中,已有94人出院,死亡0例,已治愈出院率达到56%。从全省看,累计报告例,治愈出院例,全省治愈出院率也达到了43.85%,且无一例死亡。这样的治愈率在全国名列前茅。这是怎么做到的?浙江大医院是浙江省诊治新冠医院,承担着全省诊治新冠肺炎的指导工作,全省最危重的医院,要么是在他们的指导下治愈康复的。(新闻回顾:浙大一院又有12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包括2位危重型患者,其中一名曾插管)2月18日下午,浙大一院发布新冠肺炎COVID-19浙江诊疗经验(精简版),第一次系统梳理并发布浙江在诊治新冠肺炎的浙江经验。1检验检测及防护正确把握标本采集方法和时机,提高核酸检测灵敏度。痰标本的阳性率最高,鼻拭子次之,咽拭子最低,要做到“有痰必采”。呼吸道标本、粪便、血液等多种类型标本联合检测提高疑似病例的诊断灵敏度。依据不同检验项目的操作风险等级确定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呼吸道标本采集、核酸检测等高风险操作必须做到三级生物安全防护;血液常规检验可适当降低防护要求,强调不开盖操作或在生物安全柜中开盖后操作,避免气溶胶产生。
2肺部影像学检查1)影像检查首选肺部HRCT,危重症患者可选床旁胸片。入院当日行基线肺CT检查,2-3天可复查肺CT;症状稳定或好转后,可5-7天次复查;危重症患者每日复查床旁胸片。
2)肺部早期大都呈多发性斑片影、磨玻璃影,位于肺外带、胸膜下;少数病例可表现为单发、局部病变。病程中后期,可出现两下肺实变,或磨玻璃影及网格样改变、局部纤维化等间质性改变共存,胸腔积液不多见。
3诊断SARS-CoV-2核酸阳性是COVID-19确诊的金标准。但核酸检测存在假阴性现象,因此对于肺部CT高度疑似COVID-19者,即使核酸检测阴性,仍须隔离患者并连续进行标本联合送检。
4呼吸支持4.1氧疗
氧疗时建议持续氧饱和度监测;首选控制性氧疗如文丘里面罩、经鼻高流量氧疗等;SpO2大于93%时,有明显呼吸窘迫症状,给予氧疗;静息状态下SpO2低于93%、氧合指数小于mmHg、呼吸频率大于25次/min或影像学进展明显时,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氧合指数小于mmHg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HFNC期间若患者呼吸窘迫症状有改善,则持续应用;若符合插管指证,及时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
4.2机械通气
不推荐对HFNC治疗失败的患者常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采用保守氧疗策略;严格执行集束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管理策略;使用封闭式吸痰装置(包括痰液标本留置);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根据ARDS严重程度设置PEEP;不推荐常规进行肺复张;氧合指数小于mmHg时实施俯卧位通气;胃肠功能监测,预防返流误吸;保守的液体管理策略;氧合指数大于mmHg时,及早减、停镇静剂并撤机拔管;严格院感防控措施。
5营养支持首选经口进食;气管插管患者建议留置空肠营养管,行幽门后喂养;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能量供应25~30kcal/kg/天,蛋白量1.2~2.0g/kg/天;营养泵匀速输注,减少喂养不耐受;误吸高风险患者,可暂行肠外营养支持,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步过渡到自主饮食或肠内营养;建议行肠道菌群分析,监测肠道微生态,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
6药物治疗6.1抗病毒药物COVID-19尚缺乏明确有效抗病毒药物,先阶段可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2片口服1次/12h,联合阿比多尔片mg口服3次/d。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纳差、腹泻、血脂异常、心率变慢。不耐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可考虑达芦那韦/考比司他(1片,1次/d)代替。疗程一般为2周,或至病毒核酸检测持续3次以上阴性。6.2糖皮质激素适应证①符合重型、危重型可早期使用;②高热(体温超过39℃)不退;③影像学提示30%以上肺叶受累;④48h复查肺部CT提示进展超过50%。使用方法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每天0.75~1.5mg/kg剂量分1~2次/d静脉注射,每3~5d激素减半,减至每日20mg/d后序贯甲泼尼龙口服,总疗程10~15d。6.3微生态制剂补充有益菌,增加肠道优势菌,减少菌群失调导致感染。6.4抗菌药物COVID-19感染患者不建议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出现下述情况需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①咳痰增多,尤其是出现黄脓痰;②体温升高,且不能用原发疾病加重解释;③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④PCT≧0.5ng/ml;⑤病毒感染无法解释的氧合恶化或循环障碍及其他提示细菌感染的病情改变。7人工肝治疗应用指征包括:①已行经鼻高流量氧疗,且氧合指数(PaO2/FiO2)<mmHg的患者;②已行气管插管,间歇正压通气的患者;③排除妊娠、白蛋白过敏等禁忌症。人工肝治疗频率为每天1次,连续3d,血浆置换(0~0mL)后续血液灌流(大孔径中性吸附树脂)治疗。
8心理干预隔离病房新冠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针对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建议实施基于动态评估的整合心理干预模式。心理治疗分为线下面对面干预(一般性支持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和线上自助式调节(呼吸放松、正念训练)。
9中医辨证施治新冠肺炎可分为初、中、重症及恢复期。初期分寒湿郁肺与外寒内热;中期为寒热错杂;重症期为疫毒内闭;恢复期为肺脾气虚。根据分期分型辨证论治,治疗中寒热并用法始终贯穿其中。
10重症患者护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护理采用多学科合作每日治疗目标清单,根据目标及时调整治疗参数。实施具有经验性、整体性、标准化和协作性等特征的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有效落实新冠肺炎患者的机械通气、镇痛镇静、VAP预防、高流量吸氧、肠内营养、返流误吸预防等护理措施。
11出院及随访达到以下标准可出院:①体温正常>3d;②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③病毒核酸检测连续2次以上阴性(每次间隔大于24h),同时粪便病毒核酸检测阴性;④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灶较前明显好转或完全吸收;⑤不吸氧情况下SpO2>93%。出院后居家隔离2周,在第1周、2周及1个月的时间节点到门诊随访。
猜你喜欢|杭州网
往期精选EditorsChoice
杭州即将关闭个入城通道防疫检查站!除温州外,浙江各设区市市本级全面恢复公共交通!
全国共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浙江又是第一!
医院院长刘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超0名医务人员感染!
他们是11个人的“男护士天团”!
杭州一小伙到网点自提快递,被现场情况惊呆!
就多等了一分钟,他把妻子吼哭了!看完网友也哭了……
浙江新增确诊病例1例,杭州0新增,温州1例!
3月起执行!浙江民办学校今后怎么收费?最新管理办法出炉
武汉病毒研究所陈全姣实名举报所长?真相让人不寒而栗
杭州人看病又有新变化:提倡预约分时段就诊
合作或广告请回复“商务合作”
来源:杭州网记者颉月娇浙大一院、浙医在线
编辑:赵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zqfydzl/7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