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还是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新陈代谢器官,一旦肝脏发生病变,对人体的损害也是非常大的。为此,今天的《鸡西·名医在线》我们医院肝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杨金枝带我们进一步了解肝病对人体的危害。
杨金枝,医院肝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鸡西市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掌握国际国内肝病学最新动态和肝病治疗最新方法。
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淤胆型肝炎、脂肪肝、酒精肝、重型肝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网友提出问题摘选:
问:
甲乙丙丁戊这几种肝病有什么不同吗?哪种肝炎最严重?答:甲肝、戊肝传播途径相似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都是急性肝炎发作,无病毒携带状态,无慢性化。乙肝、丙肝主要是经血传播,分为急性和慢性,同时慢性肝炎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丁肝和乙肝传播途径相似,与乙肝以重叠感染或同时感染形式存在,以重叠感染为主。我国西南地区感染率较高。甲乙丙丁戊肝不及时治疗都可以发展为肝衰竭(肝坏死),肝衰竭为最严重的肝脏疾病。
问:乙肝如何预防?得了乙肝应该怎么治疗?在生活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乙肝的预防:
1.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2.意外暴露后预防:当有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意外暴露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以检测HBVDNA、HBV-M和肝功能,酌情3个月和6个月复查。2.主动和被动免疫:已知表面抗体阳性可不予处理,对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但抗-HBs小于10Miu/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ug),于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ug)。
3.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4.切断传播途径。
乙肝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
生活上应该注意:
1.定期复查肝功、HBVDNA、彩超,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6个月复查1次,抗病毒治疗患者应该3个月复查1次。
2.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3.应戒酒,酒精对肝脏有损害作用,加重肝损害。
4.有乏力、腹胀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5.青菜、水果易消化食物为主,营养均衡
6.避免共用刮胡刀之类的生活用品,减少传染。
问:重型肝炎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1.一般症状:全身极度乏力,呈进行性加重,常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2.消化道症状:食欲低下,甚至发展为厌食、频繁恶心、呃逆或呕吐,腹胀明显。3.黄疸。4.肝臭与肝缩小。
问:什么是脂肪肝?
答:脂肪肝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代谢性肝病,表现为甘油三酯为主的脂质在肝细胞内大量沉积。单纯性脂肪肝一般预后良好。但某些脂肪肝患者可伴有肝细胞坏死、炎症及纤维化,甚至导致肝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酒精消耗量的增加,脂肪肝已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肝脏疾病。
问:
肝硬化早期症状表现是什么样的?答:肝硬化一般由慢性肝炎发展而来,往往起病缓慢,症状隐匿。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乏力、腹泻、腹痛、皮肤瘙痒。主要体征有低热、面容黝黑、蜘蛛痣、肝掌、黄疸、下肢水肿、腹水、胸水等。
问:
肝硬化传染吗?得了肝硬化能活多久?答:导致肝硬化的原因很多:血吸虫、药物、酒精、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等等,乙肝和丙肝所致的肝硬化,与乙肝和丙肝一样,有传染性。其他非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不传染。慢性肝炎的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2%-10%,代偿期肝硬化进展为肝功能失代偿的年发生率为3%-5%,失代偿期肝硬化5年生存率为14%-35%。如果诊断治疗及时有些肝硬化的患者是可逆的,明显的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问:丙肝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丙肝的传播方式:
1.经血传播:丙肝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2.性接触传播:丙肝感染在家庭内有可能通过性活动在夫妻间传播。
3.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约为2%。
更多新闻
9秒97!谢震业成为跑得最快的黄种人!瞬间被他圈粉
黑龙江这18个地方获全国先进!鸡西上榜!
农业农村部:继续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平台合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zqfydzl/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