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新生儿新生儿肺炎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多不典型,少数有咳嗽,体温可不升高。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
一
肺炎类型
1、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由于吸入羊水、胎粪或乳汁后引起肺部化学性炎症反应/继发感染统称新生儿吸入肺炎。临床除有气道阻塞、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外,胸片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肺部炎症改变。吸入物的性质、量以及吸入深度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
2、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生后。
二
肺炎症状
1、早期症状: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快,鼻翼煽动,容易呛奶,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哆嗦、腹泻等。
2、重度肺炎的主要症状:呼吸急促、鼻翼煽动、有三凹征,呼吸时呻吟、脸及四肢末端明显发紫、面色苍白或清灰、呼吸不规则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等。
三
判断方法
1、数呼吸:在宝宝安静的状态下数宝宝的呼吸,一呼一吸属于一次,每次数1分钟。如果宝宝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于或等于60,就说明宝宝可能得了肺炎。
2、观察胸凹陷:早期肺炎患儿吸气时,可以看到胸壁下端明显的凹陷,这是孩子需要比平时用力才可完成气体交换导致的。如果孩子即出现呼吸急促又有明显的胸凹陷现象,就说明宝宝的肺炎已经属于重度了,这个时候必须住院治疗才行。
四
预防方法
预防新生儿肺炎,应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临产时严密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尽可能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吸净口鼻腔分泌物。孩子出院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进入宝宝房内;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38℃~40℃,以大人胳膊肘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的大毛巾毯包起来轻轻擦干。
要让小儿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同时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给小儿增减衣服,防止伤风感冒。合理喂养,防止营养不良。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让婴幼儿多晒太阳。不断地增强婴幼儿的抗病能力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五
护理方法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它对宝宝恢复健康有积极作用。不能把护理简单地看成只是喂奶、吃药、换尿布。护理的内容很多,包括以下几方面:
1、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
2、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火炉上应放上水盆,地上应经常洒些水,使室内空气不要太干燥。
3、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
4、患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要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
5、由于吃奶时可以加重喘,所以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6、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本文摘自于网络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zqfydzl/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