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综合治疗和“治未病”优势,全面提高中医药防控疫情能力,提升打赢这场疫病防控的战斗力,按照绥化市委和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部署,绥化市卫健委根据省卫健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制发的《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指导手册》,特编辑整理了《新冠肺炎中医(中草药)预防简易指南》,包括冠状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中医(中草药)预防等内容,供广大市民参考、选用。
一、冠状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一)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冠状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因病毒的外表存在许多小小的突起(棘突),形似花冠而得名。
根据系统发育树,冠状病毒可分为四个属:α、β、γ、δ,哺乳动物冠状病毒主要为α、β属冠状病毒,可感染包括蝙蝠、猪、犬、猫、鼠、牛、马等多种动物,禽冠状病毒主要来源于γ、δ属冠状病毒,可引起多种禽鸟类如鸡、火鸡、麻雀、鸭、鹅、鸽子等发病。
冠状病毒对热较敏感,于56℃下30分钟能够灭活病毒。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二)冠状病毒流行病学特点1、传染源。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一是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产生的飞沫进入易感黏膜表面造成感染;
二是接触传播,在接触感染者接触过的东西后触碰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导致病毒传播;
三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
二、新冠病毒肺炎临床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三、中医(中草药)预防
祖国医学认为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或内伏膜原,表里分传,传变迅速。《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在使用常规预防方法的同时,早期进行中医药干预,提前口服“益气固表,清瘟解毒”的中药方剂可避免疫疠之邪的侵入和传变,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作用。
1)代茶饮方
基础方:佩兰6g、苏叶6g、大青叶6g、苍术6g、生姜2片、大枣3个。
A.老年人、儿童等平素体弱者:黄芪10g、防风6g、金银花6g、芦根6g、麦冬6g、苍术6g、大枣3个。
B.素体健硕者:金银花9g、苍术6g、芦根6g、大青叶6g、藿香6g、大枣3个。
2)不同体质方
A.老年人适用:生黄芪15g、金银花10g、连翘10g、白蔻仁10g、瓜蒌15g、丹参15g、生甘草5g。水煎服,日1剂,日2次口服,每次ml。
B.儿童适用:太子参10g、金银花10g、连翘10g、挂金灯5g、麦冬5g、生甘草5g。水煎服,日1剂,日2次口服,每次ml(6岁儿童标准)。
C.老年人与儿童通用:太子参15g、白块苓15g、炒白术10g、生甘草5g、双花10g、老连翘10g、广陈皮15g、白桔梗10g。水煎,每次毫升,每日2次口服。
儿童用量:婴儿期(6月-1岁),每次10毫升,每日4次口服;幼儿期(1-3+岁),每次20毫升,每日4次口服;学龄前期(4-7+岁),每次30毫升,每日4次口服;学龄期(8-14岁),每次40毫升,每日4次口服。特殊情况请遵医嘱。
D.成年人、素体健硕者。
建议方药一:金银花15g、连翘15g、生白术15g、佩兰10g、桑叶10g、桔梗10g、生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日2次口服,每次ml。
建议方药二:生黄芪15g、炒白术10g、汉防风10g、金银花10g、川厚朴10g、老连翘10g、炙甘草5g,水煎每次毫升,每日2次口服。
特殊情况请遵医嘱。
来源:绥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yezqfy/6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