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风暴示意图
导读: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指出,“炎症风暴”是新冠肺炎患者由轻症向危重症转化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功能医学专家陈献明博士认为,氢具有抗炎症抗氧化作用,提前或适时用上,有助于减少炎症风暴的破坏性,从而帮助重症患者突破难关,减少重症患者的致死率。目前,已有数百台氢氧雾化设备作为国家防疫医疗设备在武汉、荆州、医院供患者使用,期待能在此次战“疫”中发挥积极作用。作者简介陈献明医学博士国际著名功能医学专家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医院内科学博士美国休斯敦医学院心血管病基因治疗博士后加拿大卑斯大学、医院呼吸内科博士后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西医用干扰素、抗艾滋病药及广谱抗病毒药取得了进展,针对不同个体和不同阶段的病情,中医在“寒湿疫”、“温热疫”以及“异气疫(非寒非温)”等学说指导下,使用不同的中药组方,确实也取得了显著疗效。目前,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医和西医的治疗尚未有效突破重症患者由于“细胞因子风暴”造成的二次炎症风暴,后者是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新冠肺炎病人,早期症状并不凶险,但是,后期突然出现二次炎症风暴,病人很快进入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状态,此时,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的治疗,目前都很难将之逆转。以往发生的一些病毒感染,病人一旦出现肺衰竭,西医可采用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呼吸机等各种治疗手段来替代肺的功能,遗憾的是重症新冠肺炎病人主要死于肺外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医院的中药“肺炎一号”的使用,院方也承认只减少重症患者的发生,但对已进入重症肺炎阶段的患者,效果受到影响,说明还是不能突破。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免疫原、丝裂原等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免疫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经受刺激后,合成和分泌一类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并调控免疫应答。细胞因子包括:淋巴因子(lymphokine)、单核因子(monokine)和非淋巴细胞、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根据细胞因子主要的功能不同可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风暴属于极端的免疫攻击反应,目的是让免疫系统霎时间火力全开。通过最后一招自杀式的攻击来击杀病毒,但却留下不可估量的自身伤害。在一般性的细胞因子风暴中,血管本来就承受最主要的攻击,然而由于新冠状病毒的结合位点是血管壁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蛋白,一旦新冠状病毒在人体身上大量的繁殖,其S蛋白除了与靶向器官肺毛细血管床上的血管紧张索转换酶蛋白结合外,还与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上的毛细血管壁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一旦免疫系统被激活到极限程度或者失去控制,对复合物实施免疫攻击,产生大量自由基和炎性物质,新冠肺炎患者的血管倍受攻击,令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渗出血液和血浆,造成靶器官的肺出现“白肺”、“纤维肺”,此时,即使体外心肺支持系统有效,但由于心肝肾多脏器功能衰竭,重症病人还是被二次炎症风暴吞噬而死亡。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年Ohsawa等首次报道氢气具有选择性抗氧化功能,随后,Buchholz等检测了小肠移植术后大鼠肺部及移植物中多种细晚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1等炎症因子水平,发现吸入2%氢气组明显低于吸入空气组,进而首次观察到氢气的抗炎作用。继此,多项研究结果证实了氢气在多器官中的抗炎作用,并发现氢气可能通过部分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性来发挥抗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在体内几乎所有器官中均具有生物学功能。研究人员首先观察到氢气在兔的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抗氧化作用,也通过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灶细胞,发现氢气可抑制细胞程序性凋亡。此后,人们逐渐在肝脏、肾脏、心脏、脑部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动物模型中,进一步证实了氢气的抗炎、抗氧化能力。重症患者必使用呼吸机,此时,将氢氧雾化机经三叉管接入呼吸机,就能对重症患者实施氢分子治疗,应用既方便,又简单。细胞因子风暴是重症患者体内出现的最后一个求助信号,提前或适时的用上氢分子,对于减少细胞因子风暴的出现,减轻二次炎症风暴的破坏性,从而帮助重症患者突破难关,减少重症患者的致死率。氢氧雾化吸入的功效己在中国得到循证医学证明,其设备也正式成为合法的医疗器械。氢分子的安全,廉价和有效性,不仅决定其解救重症患者的可能性,也决定了临床使用的必然性,一旦有所突破,不仅是对此次中国抗疫的贡献,也是对氢分子医学的重大贡献,必将谱写世界抗疫新篇。文章转载自“天阳绿谷”广东徐克成关爱健康有时治愈
常常帮助
总是安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yezqfy/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