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6日讯(通讯员成沛玉钟茹殷成)自从湘潭市打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以来,医院成为抗击新冠的主战场。医院全体成员团结一心,不惧艰险,全力以赴,依靠精湛的医学专业技术与对人民群众高度的责任感,取得了实际的成效,前线传来湘潭市的六个“第一”。一、发现第一个“新冠”病例湘潭市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医院发现。患者李某某,1月18日去武汉,发热3小时于21日夜里0时20医院预检分诊处。高度警觉的分诊护士按照诊疗流程,将其引导到“武汉区发热门诊”,接诊医生和护士立即给予隔离处置,同时上报信息,不到2个小时,院级专家就完成了会诊,进行了鼻咽拭子采样送检,之后属地疾控密切配合,按照流程检测确诊,第一时间发布了湘潭市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二、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武汉1月24日,大年三十,本应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当湘潭市卫健委选派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紧急通知发布之后,第一时间,医院就有50多人踊跃报名参加。医院在众多报名者中,遴选了检验科2人、护士6人,他们是检验科副主任马建平主任技师和陈果主管检验师;胸心外科副护士长曹玉晗护师,重症医学科ICU的王珍和夏婧主管护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罗朵护师,内科肖蓓主管护师,呼吸内科姜彩萍护士。医院的精英,他们积极响应祖国的需要,随时准备上“战场”。三、第一个为新冠患者做血滤特殊治疗湘潭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血医院成功实施。患者肖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之前一医院定期行血液透析治疗,根据病人病情必须进行血透治疗,如果不及时进行将危及生命。面对这种特殊患者的治疗,医院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立即组织肾内科专家进行场地、方式、人员等商议,于2月3日晚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负压病房内为患者实施了6小时血滤治疗。特殊时期、特殊治疗、特殊方法解决,成为医院勇于担当的真实写照。四、第一警觉发现聚集性家庭病例舒某某,女,58岁;其女儿何某某,34岁;女婿冯某某,36岁,2月2日,一家三口来到医院就诊。接诊医生通过询问流行病学史,以及三人的家庭关系,考虑有可能是家庭聚集病例。于是,立即给三个人进行核酸检测,最后都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实行院级的全覆盖培训,使接诊的医生做到不漏诊,及时发现病例,尤其是聚集性病例,做到隔离治疗,减少疫情传播。五、第一个接诊最小婴儿病例患儿徐某某,仅1岁零2个月,1月29日因发热来医院就诊,其奶奶有武汉出游史,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1月31日确诊,是目前湘潭市确诊的年龄最小患者。由于患儿年龄小,免疫力较低,治疗配合度低,医院专家组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yezqfy/11427.html
上一篇文章: 透明中国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