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务院发布防疫"新"10条,指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以居家隔离;最后一条则提出要求:“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
家长们期盼的全面复课的日子终于要来了。
不过,在全面放开的同时,身边人“中招”的消息也更频繁地传来。
此时复课,会面临哪些问题?学校、家长、孩子们要如何应对随时可能击中自己的病毒?
在新加坡的陪读妈妈文雁,前不久刚照顾完感染奥密克戎的儿子,她自己也是奥密克戎的亲历者。新加坡学生也经历过从在家上网课到学校解封复课的过程。
复课之后的新加坡学校,感染率始终没有超过社会。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并没有比在家里更危险。
文雁和她身边人的经历,她所看到的新加坡学校和家长的一些做法,也许会给予我们一些参照和帮助。
以下是文雁的自述。
文
文雁图
作者提供、Pexels
01
孩子“中招”奥密克戎,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今年10月底的一个周日傍晚,14岁的儿子说他喉咙疼。这是中了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的典型症状。
我拿出前几天政府发的ART抗原自测盒,抽出小棉签,尽量深地插入他一个鼻孔转10次,再插入另一个鼻孔转10次。接下来,打开塑料试管盖子,将棉签浸入里面的试剂液,搅拌,揉捏十次,然后将试剂液滴入试剂盒。
几秒钟后,试剂盒显示一条杠,几分钟后依然是一条杠。没有显示阳性(两条杠都显示出来才是阳性),心想看来是一般的感冒。
第二天早上,儿子又说头疼,一摸,有些发烧,再测抗原,两条杠。
阳性。到底还是中了。
迅速给全家人都测试了一下,都是阴性。
马上给学校和校车公司写邮件请假,告知儿子中了新冠的事。学校回复:谢谢告知。
儿子的两条杠和给学校的请假信
和儿子在同一所学校的女儿依然乘坐着校车上学了,爸爸去上班,我去约见朋友,菲佣去超市买菜。唯一需要做的是让儿子在他自己房间呆着,我戴着口罩进去量体温,送饭。
儿子一直躺在床上,发着烧,浑身难受,没有食欲。烧到39度2的时候,吃了两粒帕纳度(一种普通感冒药,退烧,缓解疼痛),降到38度多;很快又烧起来,熬到四个小时后赶紧又吃了两粒帕纳度,依然高烧不退,又换了一种感冒药白加黑,体温升高了又继续吃药,辅助物理降温。一整天都是这样的状态。
我心里一点都没有着急,即使烧的度数有点高,但也还只是感冒症状,以往感冒了也要七天才能好,发烧更是常见的事情。我想如果持续高烧三天不退,或者烧到比40度还高,医院。
毕竟还是难受,儿子一直到半夜12点才睡着,我怕他晚上有什么意外,睡在他屋外的客厅。
周二早上,妹妹依旧没什么症状去上学了,我进到哥哥房间一摸头,不烧了。但测试还是两条杠。
之后哥哥没有再发烧,只是轻微咳嗽,给他喝了川贝枇杷露之类的止咳药。
又躺了一天,周三自测抗原,居然转阴了。又测了一次,依然是阴。
周四多休息了一天。周五活蹦乱跳,上学了。
这就是现在新加坡的一个普通家庭的缩影,新冠病毒依然在空气中游荡,不知道哪天就飘到谁的头上,但人们已经不太把它当回事了,也很少有人再讨论这件事。
02
我和儿子中了新冠为什么并不恐慌?
儿子打过两针辉瑞的疫苗,没打加强针,他是我家第二个中新冠的,第一个是我。
今年二月,打过三针疫苗的我感染了奥密克戎,当时我的症状比儿子轻,只低烧了一天,37度5,轻微咳嗽,但我是7天后转阴,阳性时间比儿子长。
我也只是吃了感冒药和咳嗽药,没有吃其他特效药。我当时中了新冠也是在家里自行隔离的。奥密克戎病毒出现之后,新加坡就开始实施轻症在家中自行隔离的措施。
当时我连着发了七篇小视频,记录我从阳到阴的全过程。
我中新冠的第一条朋友圈和最后一条朋友圈,历时6天
我先生和家里的菲佣都打过三针疫苗,9岁的女儿没有打过任何疫苗,他们三个至今都没中过。但我怀疑其实中过了,只是没有症状。因为在新加坡,除非出国,否则只有有了症状才会做测试,无症状是完全不知道的。
在防疫方面,早期新加坡一直努力清零。年6月,在全民80%以上接种疫苗之后,新加坡开始提出“共存”的政策,但真正实施是在10月末。
正当新加坡逐步有限地恢复正常生活之时,感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不期而至,新增数据急剧飙升,年2月进入高峰,我就是那个阶段被感染的。
我记得我中招的那天,整个新加坡的新增数字是人。新加坡总共只有多万人口,一天就新增人,换算一下相当于北京一天新增10万。
这个数字听起来是挺吓人的,但当时我并不害怕,因为最重要还是要看重症率和死亡率,这两项在新加坡都没有因为感染总人数的急剧上升而大幅提高,有什么可怕的呢?
截至年3月,总人口多万的新加坡确诊病例尽管已超过万例,但病死率比流感还要低,医疗系统虽一直承受重压,却从未崩溃,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进一步放宽管控措施。
到目前为止,我们周围很少有人没中过新冠了。有好几家都是大人带孩子全家都中的,还有中过好几次的,但是并没有出现死亡的(我认识和知道的人里)。最重医院拍胸片,被告知肺部有些阴影,送到隔离酒店,七天后也转阴出院了。还有一位朋友,三天高烧不退,体感非常难受,医院打点滴,还有两位朋友医院看急诊。这几位朋友也都在7天转阴,现在已经恢复正常。
为什么我不恐慌,我觉得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1、卫生部门每天公开实时数据,包括多少新增,多少重症及死亡,占比多少,ICU还有多少空位。当大家看到这些数据,自然就会安心。
2、周围案例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当看到周围认识的人中了新冠很快就好,自己自然会安心。
03
学校复课后做了哪些应对?
网课2个半月,口罩戴2年半
疫情同样影响着新加坡的学校。
年4月8日,新加坡全城“封闭”两个月,医院、药店和超市,所有地方按下暂停键。学校关闭,学生在家里上网课。
新加坡各个学校的网课质量也不尽相同,有的家长觉得质量太差,有的感觉还凑合。但无论如何不如在学校面对面上课效果好。
两个月之后,新加坡宣布学校复课。原因是卫生部门认为学生在学校的感染机会不比在社会更多,为此从政府到学校都做了一系列准备。
比如学生必须戴口罩进学校,除了体育课和吃饭时,都要始终戴着口罩。每天测量体温,校内到处放置带酒精的洗手液,学生每个座位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没有隔开距离条件的学校采取不同年级隔天轮流上学的措施(上学日一个班的同学一分为二可以用其他班级教室)。
鼓励学生自备午餐,错峰在学校食堂吃饭,座位固定,每天放学后给教室消毒,停止一切大型聚集性活动,体育课只进行不会有身体接触的运动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学校慢慢恢复到所有学生同时上课,但安全距离还是尽量保持。
那时候不时会传来某个学校有学生中了的消息。一旦有学生中了,那所学校的所有学生会离校,回家上网课。医疗部门对整个学校进行消毒,两三天后孩子们再返回学校。
那个时候是年下半年到年上半年这个时段,当时还是德尔塔及之前的毒株肆虐的时候。
因为当时新加坡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加上有各种保护和防范措施,整个社会没有出现大规模感染情况,学校同样也没有。
这段时间里,新加坡一直抓紧疫苗接种工作,到年10月,全社会已经有80%的人口接种了疫苗。
新加坡没有进行过全员测试核酸,但力求完成全员疫苗。12岁以上孩子可以接种的疫苗问世之后,学校督促符合条件的学生一定要接种疫苗。没有接种疫苗的会影响到参加集体活动。
学校里病例突然增多的情况出现在德尔塔病毒变异为传染性更高的奥密克戎毒株的时候。记得当时新加坡已经开始跟一些国家互开边境,来往人员激增,有当地民众呼吁过要求学校停课,但新加坡防疫部门和教育部门在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认为奥密克戎重症率和致死率都很低,坚持选择继续开放的政策。
那段时间,孩子学校隔几天就能听到哪个班又有学生中了的消息。
那个阶段,如果出现有学生被感染,学校是怎么做的呢?
年11月的一天,我接到了学校的邮件,说我孩子班里有人感染了新冠(没有说是谁),教室里已经进行了消毒。作为同班同学的家长,我们要自己给孩子每天用抗原测试盒自测,并上传测试结果照片给学校,连续测七天,只要是阴性,就继续上学。
女儿班级有人中了之后
学校发给家长的邮件
那段时间有家长想让孩子在家学习,给学校写邮件,学校没有答应,理由是“因为学校在正常运行,所以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如果学生依然选择不上学,学校会记旷课)
不停课不等于完全躺平,学生正常上学,但仍然要戴口罩。新加坡因为疫情只停过两个半月的课,但孩子们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一直戴着口罩上课。直到年8月29日,新加坡才解除了室内口罩令。
学校所有活动都要求戴口罩
除了口罩令,在奥密克戎疫情严重的时候,其他一些限制措施也一直严格执行着。比如安全距离依然要保持,室内活动依然要限制人数,不必要的活动依然不能恢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学生进入学校必须做的三件事是:量体温,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用合力追踪器“扫码”(以便卫生部门追踪病例轨迹),这些措施一直持续到疫情发生根本性好转。
新加坡独有的合力追踪器
但是,追踪病例踪迹的合力追踪器在年4月已经寿终正寝,现在疫情已经得到全面好转,进学校也不需要测体温了,只有消毒洗手液还在教室里放着。
04
复课之后,老师、学生全阳了怎么办?
值得注意的是,结果真的像有关部门分析的那样,新加坡学校虽然一直坚持开放,但感染率始终没有超过社会。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没有比在家里更危险。家庭里有全家都感染的,但即使在奥密克戎最肆虐的时候,新加坡的学校也没有出现过老师和学生大批被感染的情况,全部被感染更是没有的现象。
有老师中了,就让其他老师带带课,没有出现老师都中了没人上课的时候。学生们也是今天几个,明天几个。有一段时间合并流行性感冒,有的班级有一半同学生病,但几天后就好了,好了就回来上课,学校一直在正常运转。
落下的功课自己可以找老师帮助,不是毕业班,落几天功课也不是特别紧要的事。
我想也许戴不戴口罩是有重大差别的。在家里所有人都不戴口罩,接触又比较亲密,所以容易“团灭”。学校则因为一直强制戴口罩并有其他一些限制性的防疫措施,所以没有导致大规模的感染。
其实在年6月停学刚复课的时候和年2月奥密克戎最肆虐感染数字激增的时候,也有很多学生家长担心焦虑。
我的邻居家里有三个小孩,最大的9岁,最小的5岁。有一段时间,邻居焦虑到睡不着觉,除了上学哪里也不敢让孩子去。甚至尝试过不让孩子去学校,但是一天两天可以,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
年2月,他们全家连菲佣一起五个人全部被感染。但是,当孩子们症状都不重,而且都是7天就陆续转阴后,她再也不会谈疫情色变了。后来她和两个孩子又中了一次,转阴的时间缩短到三、四天。
家长的担心是一定有的,解除担心的办法就是多看看实际的例子。不要被极端个例吓到,要看大数据,看大多数人的情况。特别简单的道理:当看到有人因为吃饭被噎死,难道我们就不吃饭吗?当看到更多的人很快就好了,自己的担心就少了。
我自己的经验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有这么多数据和例子放在面前,已经证明现在的新冠病毒跟以前已经不一样了,已经不是以前的“肺炎”了,现在的奥密克戎只攻击上呼吸道。除非有基础病的老人,中了以后有生命危险的几率非常低,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发烧、喉咙痛、浑身酸痛、头疼,这些症状都是非常典型的奥密克戎病毒症状。医院,先观察两天。发烧就吃退烧药,咳嗽就吃治咳嗽的药。
但是也不要完全不当回事,密切观察病程进展,注意休息,小心对待。轻症自己吃药,出现严重情况,医院。
再补充说明一下。前面讲过,我儿子中了新冠,一转阴就去上学了,但是他要把自己中新冠的事告诉体育老师,学校规定转阴之后两周内不能上体育课,因为刚转阴之后身体还很弱。我自己也是感觉经过一个月体力才完全恢复。
目前我和我儿子都没有什么肉眼可见“肉身可觉”的后遗症。也没听说其他人有什么后遗症。
写在后面
近日,关于“复课”这一话题,公立校和国际校的部分家长在观点上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撕裂,有些公立校的家长认为私立校收费高导致家长要求复课。
然而,私立校家长们复课愿望如此强烈,并不仅仅是因为学费吗?一位来自某双语校家长的观点令竹妈深以为然,在此引用:
1、校园教育是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网课替代不了,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2、公立学校求稳可以理解,但私立学校有服务意识,敢于承担责任,是好事;
3、私立校开始作为试点开始线下课,对大规模复课也是有益的参考。
关于放开和复课,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担忧?
经此一“疫”,您对自己的学校是否有了新看法?
您觉得新加坡国际学校复课后的处理方式值得借鉴吗?
如果您也有兴趣去新加坡国际学校就读,想咨询更多细节,可以加入竹妈和本文作者文雁组建的新加坡国际学校深度交流咨询群。
“竹妈国际学校家长交流群”,基于熟人推荐模式建立,从家长角度分享国际学校信息,交流国际教育热点话题:聚焦于国际教育的择校、申请话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yezqfy/1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