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状病毒传播途径又有新发现!
收到消化科专家李明松教授这条提醒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消息,我心里一惊,马上想到,作为普通人,大家是不是也能主动做点什么,间接为一线分担一些压力呢?我马上请教了李教授几个问题:
首先就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消化道症状?和常见的胃肠炎有什么区别?
目前来看: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恶心、呕吐和腹泻为主,和一般的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的区别。
但是!您可以从两个角度积极自查判断一下:
1、胃肠炎通常有不洁饮食这样的明显诱因;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半同时或者随后会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干咳、呼吸困难!
如果您出现了胃肠道不适,且自我排查上述两个条件感觉符合,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进行必要的新型冠状病毒筛查!
在这个非常时期,出现了消化道不适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
“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呢?”
告诉您:
如果同时伴有发热,当然是先看发热门诊,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筛查!
如果没有发热,就诊时也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和隔离!
这样不仅能使您尽快确诊得到有效的治疗,避免交叉感染,也能尽量避免感染消化门诊的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
#那么为什么新型冠状病毒会造成胃肠道症状呢?
原来:病毒要想感染正常的人体细胞,需要和细胞表面相对应的受体结合,然后“钻”进细胞里面去复制自己,掏空细胞。
而新型冠状病毒(-nCov)是通过细胞受体ACE2侵入人体的。
那这种ACE2细胞受体都在什么地方呢?
答案就是人体的黏膜上皮细胞上面。比如最近被反复提及的口腔上皮细胞、食道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
然而,用一句术语来讲:
“ACE2不仅在肺泡上皮细胞高表达,在食道和胃肠道上皮细胞也高表达。”
说白了就是:
整条消化道的黏膜上皮细胞上面都遍布着这种可能被新型冠状病毒利用的ACE2受体!
所以:
防控新冠状病毒感染,除了要注意佩戴口罩,非必要不去人口密集和流动量大的地方,还应特别注意——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分餐制,就餐时少说话,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
因为:
“各种接触传播导致消化道感染的共同点就是病从口入!”
#目前的临床经验表明,部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没有呼吸道症状,而是主要表现为纳差、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部分患者通常到消化科门诊就诊,甚至被收入消化科住院,容易被误诊误治,对消化科的医护人员以及消化科门诊和病房的病人都具有较大风险。
#还有少部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容易被忽视,因而危险性更大。
#目前已经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的大便中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存在粪-口传播。
#因此,便后一定要及时冲洗马桶,及时而且是充分洗手,尤其是有腹泻时,除了及时充分地冲洗马桶和洗手外,还需要及时去看医生。
这一篇,虞夏采访到了:
李明松:
医院消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炎症性肠病联盟主任委员
出诊时间:
教授门诊:每周二上午、每周三下午。医院门诊大楼二楼消化科。
名医门诊:每周四上午。医院惠侨楼三号楼二楼门诊。
#怀疑自己疑似了该怎么办呢?
#大夫!有没有什么居家预防方啊?
点点链接,复习前两篇内容: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普通人最该做的是这些!(一)
面对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普通人最该做的是这些!(二)
虞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xhzqfy/8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