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春
本周日(2月4日)是立春
这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也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自秦代以来
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虽说将立春
但俗话说的好: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立春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冷暖不定
要当心“倒春寒”的侵扰
特别是对于体弱的人来说
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情
倒春寒的危害
天气转暖以后,人们身体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出现下降,会经受不住突然袭来的冷空气的刺激,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整体下降,容易使人体植物神经中枢系统发生紊乱,导致调节功能减弱。
因此,春季是流感、流脑、病毒性肝炎等多种疾病流行或复发的季节,同时,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明显增多,尤其是抵抗能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如不注意预防,“倒春寒”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中医专家指出,立春阳春要通过保养肝脏来保护阳气,不要过早减衣。此外,立春是一些疾病多发季节,有肝炎、过敏生活小常识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不要过早减衣早睡早起养肝睡觉减肥法立春,俗称“打春”,标志着寒冷的冬让你睡好还易瘦天即将过去,温暖的春天已经来到。立春以后,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
除了预防“倒春寒”
立春养生还有什么讲究?小当家立马送上《立春最全养生攻略》正所谓
养生要趁早
一年生病少
▼常
揉
肺
经
立春后人体的毛孔逐渐打开,风邪夹寒最容易趁虚而入导致感冒、伤风,经常锻炼肺经可以提升皮肤抵御风寒的能力。
肺经在我们手臂的内侧,它经过肩窝开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我们取它上下两端的穴位来按摩就会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这两个穴位比较好找,一个是在肩窝位置的中府,另一个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早
睡
养
肝
立春在养生上主要是护肝。在作息时间上,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在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保持心境愉悦。
梳
头
上
百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
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切
勿
减
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冷暖不定,要当心“倒春寒”的侵扰,不要过早减掉冬衣。
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防
病
复
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
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辛
温
食
补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
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进
补
减
少
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
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减少进补?
立春后如何吃才健康呢
小当家立春进补食谱送上
虾仁韭菜
功效: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的功效
做法:
1、虾仁洗净,韭菜择洗净,切成约3厘米长段待用。
2、鸡蛋打破盛于小碗内,搅匀后加入淀粉和麻油调成蛋糊,然后把沥干的虾仁倒入拌匀待用。
3、炒锅烧热倒入菜油,待油冒烟时倒入虾仁翻炒,糊凝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熟时放入食盐、淋入酱油起锅装盘即成。
枸杞粥
功效:补阳,又滋阴,能益肾养精,平肝明目。
做法:
1、将枸杞洗净。用温水浸泡20分钟左右
2、将米洗净后加水煮,待沸腾后再放枸杞(枸杞放太早,粥会有一股酸味)。
3、食用时可加入白糖调味。
蘑菇炒山药
功效:健脾益气,可防止立春肝气旺伤脾。
做法:
1、先将蘑菇洗净,再用热水泡约10分钟至变软,并将泡菇水留下备用。
2、将山药去皮切小片,芹菜切断,再细切成条,相同大小。
3、油热后,依序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发的菇水,待汤汁略收干后,再加入一点酱油或少许盐调味即可。
立春
是冬的结束
也是春的起始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大自然万物复苏
春争日,一年大事不宜迟
还是先问候一声吧:春天,你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xezqfy/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