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发现、权威治疗、定期复查的姚贝娜,究竟为什么还会复发?
——从身体心理心灵不同角度对癌症的认识和启示
---------------------------------------------------------------
从好声音知道姚贝娜,喜欢她的歌声和风格,不过当时只了解这些。
后来才知道她得过乳腺癌,还为乳腺癌做了公益形象大使,为了警醒大众重视乳腺癌而裸露自己,就真心佩服。同时也有了担心,担心癌症复发,不过想想她一定会得到最好的治疗,而且乳腺癌在所有癌症里,算是轻的、好治的、复发率低的、最容易长期存活的,所以担心减少许多。
没想到,仅仅3年半,就急转直下,突然离世,令人震惊。
随后就看到了大量文章,纪念这个美丽的音乐天使,也进一步启示人们要重视防癌。
在这些文章中,多数都是乳腺专业的医生所写,或者是对他们的访谈,其中内容主要是“早期发现、早期检查、早期治疗、定期复查”等等,但我发现姚贝娜基本上都符合这些条件,那她为什么这么早复发转移了呢?难道还有什么更深层的因素被大家忽略了吗?
作为肿瘤科医生、作为从身心灵不同角度探索癌症的医者,我单从疾病的角度,集合了几篇文章,来分析一下这个病,希望对人们的防癌抗癌有所帮助。
第一篇是北青天天副刊-1-17姚贝娜主刀医生:因病结缘,天使之殇。作者:张嘉
------------------------------------------------------------------------
作为姚贝娜年乳腺癌手术的主刀医生,曹迎明这两天的生活完全乱了,“我明天的手术也取消了”曹迎明昨日(1月16日)对北青报记者说,他的神色既悲伤又纠结。
曹迎医院乳腺中心的主任医师,是姚贝娜因病结缘的朋友,曹迎明对姚贝娜的去世惋惜痛心,此时此刻非常不愿意在外人、尤其是媒体面前谈论刚刚逝去的生命,而作为一名医生,他又认为姚贝娜的病例十分特殊,需要澄清一些事实,否则会造成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对乳腺癌的恐慌。
正是在这样矛盾的心情下,曹迎明勉强接受了北青报记者的采访,但他依然会在言谈的间隙露出反悔之意:“这个时候,我真的不应该出来说话。”
唯一不好的“指标”就是姚贝娜太年轻了
年5月31日,姚贝娜做了乳腺癌的切除手术,她曾经说过,以后的每年6月1日就是自己的重生纪念日。而对于手术的日期,曹迎明却已经记不清楚了,“我们每天的患者实在是太多了。”
曹迎明开始只是把姚贝娜当做一位普通的患者,“她第一次来我这里时,带了一名助理,助理跟我介绍说她是个歌手,可是我这个年纪,从来不会 曹迎明不医院的诊断是因为自己的医术有多么高超,在他看来,姚贝娜很容易被误诊,因为姚贝娜实在是太年轻了,29岁的年龄怎么会和癌症有关系,而且她以前得过乳腺炎,“不过以我的经验判断,用炎症解释不了,医院的会诊结果,也认为十有八九是乳腺癌。”
就这样,姚贝娜做了乳腺癌切除手术,整个手术分为三部分,先是做病理化验,半小时出结果,确认姚贝娜是乳腺癌;第二步则是做了左乳切除手术;第三步则是整形再造手术。曹迎明透露,整个手术是充分准备好了,而且手术后所有的结果都显示非常优秀,对于姚贝娜而言,唯一不好的“指标”就是她太年轻了,所以,曹迎明建议她做化疗,“如果是四五十岁的高发人群,手术后有这样好的检查结果,我们根本就不会让她再做化疗。”
在化疗即将结束时,姚贝娜对曹迎明说,自己收到刘欢让她去录歌的邀请,她向曹迎明征求意见,曹迎明说那时姚贝娜身体恢复得非常好,朝气蓬勃,“我对她说,她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后来在参加《中国好声音》前,姚贝娜也去征求了曹迎明的意见,于是,不看流行音乐节目的曹迎明也成了姚贝娜的粉丝。
去年6月27日已发现转移
医院复查,每次都是曹迎明和姚贝娜联系,“医院复查了。”可是随着姚贝娜因《中国好声音》而走红,她越来越忙碌,忙得有时就忘了复查。
去年,曹迎明又给姚贝娜打电话督促她来复查,姚贝娜说行程太忙了,医院,“在医院一天检查完所有的项目不容易,为此我还专门帮她联系,尽管约在一天都能给她查完。”
那天是年6月27日,也是从那天,曹迎明的心里有了阴影,“那天的检查结果是她的肝脏、骨头都出现了问题,这么短的时间就出现了癌细胞的严重转移,让我十分惊讶,她这么年轻,而且当初恢复得那么好。我跟她说别太劳累,‘让你爸给我打电话。’”很快,姚贝娜的父亲从深圳来到北京,“我跟她父亲也是在这间办公室谈了情况,我说,现在又要面临重要选择,我希望姚贝娜化疗。”不过这个建议,被姚贝娜否决了,曹迎明说:“姚贝娜太热爱自己的事业了,宁可牺牲很多其他东西。”
在姚贝娜牺牲掉的东西里,就有健康,曹迎明说那时看姚贝娜的朋友圈每天就是飞啊飞啊,有时一天恨不得要去两三个城市,她不仅唱歌还要跳舞,“因为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她的肝脏和骨头了,所以一定不能累着,我提醒她不要跳舞,容易造成病理性骨折,我也提醒她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曹迎明表示,姚贝娜病情恶化得如此厉害是因为她是通过血型转移,先是肝脏、骨头,后来传出的咳血就是已经转移到了肺,而最致命的是脑转移,“而她的乳腺没有问题,切除的左乳和好的右乳都没有病变。”
对于姚贝娜成名后的忙碌,曹迎明很是感慨,“签约后身不由己,而是属于公众了,成了明星就没法过普普通通的日子了。”
总带给大家正能量
年6月27日后,因为没有接受曹迎明的化疗建议,曹迎明就再也没有参与过姚贝娜的治疗,两人平时在 曹迎明说自己原本和姚贝娜就是普通的医患关系,后来能成为朋友,实在是因为姚贝娜太可爱、太与众不同了,“医院时,她就表现得特别聪明、理性,说做手术就做手术,说切除就切除,不哭不闹也不悲观消极,作为医生,我最喜欢和这种患者打交道,因为他们明白事理,姚贝娜这么年轻就能做到这点,真的让人佩服。”
曹迎明说开始医院,瞒着父母,“我看到新闻报道她最后说:‘爸,劝劝妈,别难过’,我相信这就是她说的,她真是这样的人,理解父母、体贴父母、坚强乐观,有着超出其年龄的聪慧和坚韧。”
医院乳腺中心的病房气氛偏于沉静压抑,病人的神色间有一种凄惶,而在曹迎明的记忆中,姚贝娜做化疗的那四个月,就像是天使降临人间,“每次来化疗的人都是差不多住两三天,姚贝娜也跟大家一样,但她在这里跟大家聊天,给大家做思想疏通工作,拿自己举例做心理辅导,这里的医生、护士和患者对她印象都特别好,你很难想到,一个这么年轻的女孩子生了这样的病,每天还能笑得那么开心,还能帮别人去建立信心。”
姚贝娜的遗嘱是捐献眼角膜,这在曹迎明看来实在是正常,“她就是这样的人,她的性格就决定了她会做这样的事,像她为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代言,这些都是她真心要去做的,谁年纪轻轻地愿意老提起自己得乳腺癌这事呢,医院也治过比她还有名气的明星,可是人家不愿意出来说,那我们就严格保密,而姚贝娜却没有这种顾虑。”
曹迎明透露,有一次自己参加电视台关于预防治疗乳腺癌的节目,想邀请姚贝娜,姚贝娜本人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最后是因为她的经纪公司不同意而作罢,“但是,她的心是真诚、明朗的,她总想以一己之力帮助到别人。”
姚贝娜这种情况复发的概率不到5%
姚贝娜香消玉殒的消息,曹迎明也是在网上看到的,随后他赶紧给姚贝娜的父亲打电话,得到了确认,曹迎明说:“这两天心里特别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姚贝娜的父亲还不忘感谢我之前对她女儿的照顾,听她这么说,我又欣慰又难过。”
姚贝娜的去世,对于见惯生死的“医生”曹迎明也是一个打击,“根据姚贝娜最初的治疗状态,复发的概率不到5%,可是这么低的概率,在姚贝娜这里却变成了%,可见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能深入了解肿瘤这个未知领域。”
不过,曹迎明很反感“既然是癌症,治不治都一样”这样的说法,“虽然科学发展还不能攻克癌症难关,但是还是需要治疗,治疗癌症的关键是一个‘早’字,这是大的概率的指向。”
也正是出于医学的名义,曹迎明昨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每次一有明星因乳腺癌去世,就会引起门诊量的大幅增长,姚贝娜受到病魔的摧残,更让不少年轻人恐慌,我觉得对自己的身体保持一份警醒是对的,但是,不要因此而盲目地恐惧,用乐观理智的心态去善待身体、善待生命,才是自己能够给自己的最好祝福。”
来源:北青天天副刊作者:张嘉
---------------------------------------------------------------
解读:这是主刀医生,乳腺癌专家,北大医院乳腺中心曹迎明主任的专访。关于疾病的信息,这个最可靠。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1.医院,乳腺中心,内外科一体,权威。
2.发现时很早期,手术及时没耽误。
姚贝娜在访谈节目里说过,她大学时就有乳腺增生的问题,所以很 3.乳房全切最彻底。
现在对很早期病例,有保乳手术可选,只切肿瘤,不切正常乳房组织。大量病例证实,长期效果一样。但在患者心理上,似乎全切更彻底。当时29岁的尚未结婚的姚贝娜,选择了全切,该是承担了多大的内心矛盾,付出了多大的勇气啊,这个女孩,内心是多么坚强!而从心理学规律来看,坚强的下面,一定有艰苦的心路历程,“没有经历心苦,谁能如此坚强”!
从患者的心理角度来说,她们都会认为“全切”的保险系数一定更大。
4.全切后马上重建乳房
全部乳房切除之后,马上连台做乳腺重建,两个手术连续做下来,耗时8小时。手术清醒后,她会看到完整的乳腺,这样最大限度的减少乳房全切导致的心理阴影。
5.关于术后病理的恶性程度。
术后病理应该不错,否则作为乳腺专家,曹主任不会说“整个手术是充分准备好了,而且手术后所有的结果都显示非常优秀,对于姚贝娜而言,唯一不好的“指标”就是她太年轻了”。“如果是四五十岁的高发人群,手术后有这样好的检查结果,我们根本就不会让她再做化疗。”
6.关于术后辅助化疗。
即使是早期发现、及时手术、病理表示癌细胞恶性程度很低,但为了保险,曹主任还是建议做了8次化疗(8次是姚贝娜在电视访谈中说的,乳腺癌化疗方案多数是6周期/疗程的,也有8周期/疗程的)。这个建议,一定是结合了权威指南和个体化的考虑。
这8个疗程的化疗,副反应是不小的,但年轻的姚贝娜都咬牙坚持下来了,她心中一定在想“只要能治好病,再苦再痛,我也要坚持”。
7.关于定期复查。
全程化疗之后,她基本是定期复查。
文中说姚贝娜忙的总忘记复查,但实际上,曹主任作为朋友,都提醒她按时完成了。
癌症术后一般每半年复查一次,她是-5-31手术,这样一个半年接着下一个半年,推测她年1月份的复查肯定还没事,应该6月初再次复查,只不过因繁忙而推迟到6月底而已,基本算是定期复查了。没想到,-6-27的复查,竟然发现肝、骨转移。
8.术后主动改变生活方式。
姚贝娜在访谈中说,生病后,自己才反省出之前的生活有很多误区。“首先挑食就很不好,我之前很少吃蔬菜、水果;其次自己乳腺增生的体质,不应长期使用含有雌激素的抗痘美容品与化妆品,它们就像癌变的催化剂;第三,我的性格比较‘较劲”。“不仅如此,住院期间,姚贝娜发现大多数乳癌患者有个规律:左乳癌变的,多数脾气暴躁;右乳癌变的,则大多操劳过度”。“生命是一场善待自己的旅行,我已经尽可能改掉所有的坏习惯,未来的人生,要好好活着,好好唱歌”。
9.关于95%的安全系数与5%的复发可能。
这应该是医学文献得来的统计数字,根据AJCC癌症分期手册,一般只有1期(癌症共4期,1期是最早的)、病理分级1级(病理共3级,1级是最轻的、恶性程度最低的),只有这两个条件都符合,才会有95%的可能长期存活不复发,所以可见她发现及治疗的真是够早,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够低。
10.关于-6-27日复发之后的化疗决定。
从-5-31手术算起,这是刚刚满3年,就出现了肝骨转移,这是令患者极为震惊的,因为这已经是晚期(4期),现代医学对于晚期癌症,基本只能够减缓发展,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而罕有治愈(长期健康存活)的。就姚贝娜而言,那么早期的发现、那么彻底的治疗、然后是基本定期的复查、还改变了饮食习惯、含激素化妆品、较劲的性格(这三点是在手术后姚爸和女儿达成的防复发共识,也是姚贝娜自己自己反省的三点),然而,刚刚3年就复发扩散,而且是两处,那么,客观的说,基本是治不好的。她是做过化疗的人,知道化疗的副反应,这个时期,她的事业又是蒸蒸日上,但还不是顶峰。
综合这些考虑,真的可以理解她为何放弃化疗。
这个极为坚强的女孩,在3年前,当知道手术全切+化疗能治好疾病时,会最为勇敢的承受治疗之苦。在3年后,当预想到治不好时,她选择了勇敢的放弃。接受治疗与放弃治疗,都显示了她超于常人的勇气,也是她令人赞叹的地方!
每个人的年龄、经历、阅历、生命状态,不尽相同,每个人的选择,我们不能评价,只能尊重,除非你有完全不同的方案。
11.该做的都做了,为啥还会复发?
总之,医生确实做了医生能做的最好治疗和建议,甚至因为因病结缘,而给予了更多的关心。
同时,患者也做了患者知道的事情。比如自我体检,及时多方求医,接受全切手术+化疗,还算按时的定期复查,比如改变生活方式的三点。
★但是,疾病还是出乎意料的复发了,那到底原因何在呢?是不是有更巨大的因素被忽略了呢?有多少人去深思这个人命关天的问题呢?
12.关于三阴乳腺癌。
在网上看到一篇用专业语言撰写的分析文章,根据姚贝娜的年龄及病情发展,而推断她得的是“三阴型”乳腺癌,即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蛋白均为阴性的病理类型。作者说“它是所有乳腺癌中最恶性的一种、几乎可以肯定姚得的是比较少见但非常危险的三阴型乳腺癌”。
这些文字给人的感觉是三阴型乳腺癌非常可怕、恶性程度非常高、非常容易复发转移。但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诚如该作者所说,三阴型乳腺癌发病率大约10%,和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它的恶性程度是高一些,但不是“非常高”,具体高多少,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吧,我从文献中摘录出以下数据:
1期癌症术后5年生存率的比较
三阴乳腺癌:89.6%,其他常见(非三阴)乳腺癌:93.6%,非小细胞肺癌:46.9%,小细胞肺癌:20.3%,胃癌:58-78%,肠癌:85-90%。
可见,三阴乳腺癌并不是特别可怕,它比常见的肺癌、胃癌中的1期的,预后好得多。
况且,姚贝娜的主刀大夫曹迎明主任说过,姚贝娜复发的几率是5%,那么,很可能她的病理类型并不是三阴型。
所以,对于1期乳腺癌来说,要想减少复发,关键的因素并不是三阴与否,“三阴”因素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应该找到可以改变的因素,去下功夫。
13.关于饮食与癌症。
很多人不同意饮食与癌症有关系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去学营养学。营养学和医学是并列学科,它里面也有广博的内容,人们得病后总会问医生“应该吃什么?”,其实,绝大多数医生也不清楚,因为医学教育里,没有专业深入的营养学知识培训。
被国际营养学界称为“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终身教授柯林.坎贝尔,对饮食与癌症的关系,做了长达27年的科学实验研究(如此耐得住寂寞的科学家,令世人敬佩),在国际顶级营养学杂志上发表了余篇扎实的论文,结论是,过量的来源于动物的食品(动物蛋白、动物脂肪),会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少量的动物食品或全植物食品(植物蛋白),不会促进癌细胞生长。
当今世界,我们每个人都会接触更多的物理化学致癌物,比改革开放前多很多,科学家也研究发现,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而这微量的癌细胞是否能够大量快速生长,长成大肿瘤,乃至扩散转移,成为癌症,这真是数量的变化,而不是质的变化。
柯林.坎贝尔,单从食物角度,揭示的事实是,过量的动物食品,是癌细胞喜欢的“肥沃”土壤,会促进每个人体内都有的癌细胞,大量生长。而在少量动物食品或全植物食品(植物蛋白),是“好细胞”的肥沃土壤,致癌物导致的癌细胞,却不会生长,甚至即使先用过量动物食品促进产生大量癌细胞后,再改变为植物食品,癌细胞团,还会萎缩!
这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癌症发病率快速增加的原因之一(还有污染增加——致癌物增加、还有老龄化因素)。
也是当今世界欧美澳等发达国家癌症发病率最高(他们污染控制比我国强得多,但肉蛋奶等动物食品及精加工米面比我国也多得多),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居中(污染多、动物食品居中)癌症发病率居中,非洲等贫穷国家(工业污染尚少、动物食品最少,粮食蔬菜为主,还吃不饱)癌症发病率最低,的主要原因。
也是诸多世界权威防癌指南所说的,肥胖会增加癌症发病率、过大的腰围会增加癌症发病率、的来源,比如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两版防癌指南。
它也被越来越多通过彻底改变饮食模式,而抗癌成功的病例,所证实。
它还是其他多种现代主流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脂肪肝、骨质疏松等,越来越高发的更加重要的原因。
也被更加众多的、通过大幅度改变西式饮食模式,而改善上述“富贵病”的病例,所证实。
就乳腺癌来说,过量动物食品,会带来动物蛋白、动物脂肪——它们会促进癌细胞生长;随后而来的肥胖,会导致体内雌激素含量增加,会导致月经初潮提早,还会使更年期推迟,两者相加,使得育龄年龄延长数年,这样人体接触雌激素的时间也大大延长,而雌激素又是一个独立的乳腺癌危险因素。
所以,ladys们,为了美丽身材、为了预防各种癌症尤其乳腺癌、为了预防各种富贵病,是不是要管住嘴呢?gentleman亦然。
不过,如果把饮食放到我目前所知的全部癌症原因来比较,也不要过分担心,它占的比重大约30%而已,想想吸烟这么明确的致癌因素,众多烟民中得癌的也只是很小一部分,更别说饮食及肥胖了,比它们所占比重大的多的因素是负面心理!如果一个人真的很开朗、活的轻松、顺利、内心比较安详幸福,那即使吸烟、即使大鱼大肉和肥胖,也不容易得癌,但身材和其他富贵病却难以幸免。——注意,这里说的是真的感觉内心幸福顺利,而不是表现给别人看的开朗幸福。这个标准谁能做到呢?如果做不到,就要做好简单一点的事情,即管住嘴。
关于饮食与防癌抗癌的关系,还有多得多的知识,这只是一点而已。
14.关于劳累。
姚贝娜在年癌症康复后,因《甄嬛传》主题曲而名声大振,各种演出非常多,必然会劳累,关于这一点,姚爸在被问起“生病之后,家人有没有劝过?”时说“也劝过,但身不由己,就像红舞鞋一样,跳了很难停下来,她乐此不疲,我们也理解,这就是她喜欢的事。”
可是,大家的常识都会知道,劳累必然会消耗人体有限的营养与能量储备,也必然会消耗免疫力,因为免疫细胞能够得到的营养与能量也会大大下降。
如此劳累,一定会消耗身体正能量,其中就包括会大量消耗免疫储备能力,随着免疫力量一天天削弱,也就容易疾病复发。
如何理解姚贝娜的劳累奔波呢?她很清楚自己得过癌症啊,她肯定想恢复真正的健康啊,她肯定知道过度劳累对身体不好啊,据记者记录,她在演出后接受采访时,不停的咳嗽,只能等她咳完了,记者才得空采访,让记者都心痛不已。
那如此拼命,到底为什么呢?
有人解读为“为名”,为名没有什么不好,但我觉得不全面,也不深刻。
从心理角度的简单解读是,她从小受母亲严厉管教,个性受到压抑,所以她的内心深处是极力想活出自己、张扬个性。
所以她毅然丢下海政文工团的铁饭碗(那时她作为海政演员,已经夺得过青歌赛冠军,在军内,也会有不错的发展),为此还和母亲发生多次争执。
也因此,会有一股强大的内在动力,促使她不顾身体健康、不顾生活质量,而奋勇向前,活出自己......除非多年后达到事业顶点,否则,难以停下来。
15.关于姚贝娜的性格
在文中可见一些端倪,如超出年龄的坚强、勇敢、忍耐、助人、非常理解体贴关心别人,等等,其中有的和癌症有很强的关系,后面的文章,将有详细事实佐证与分析。
--------------------------------------------------------------
第二篇是北京青年报-1-20清除乳腺癌周围的心理帮凶作者:医院宋崇升
以下是正文:
著名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不幸病逝,年仅33岁。令人扼腕叹息。
乳腺癌作为一种女性最多发的肿瘤,与生育、哺乳、体重、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性格、情绪等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视。
在一年前的一次媒体采访中,姚贝娜曾说:“以前我不敢去说的、不敢去做的,现在就不怕了;还有以前不敢拒绝的事,现在就会说‘不’了。我觉得以前给自己压力太大了是因为不会说‘不’字,什么都接,什么都答应,然后自己又闹心憋屈。现在可能因为自己年纪大了,放得开了。不光是生病,也可能是成熟了,也该成熟了,32了。”
姚贝娜所说的这些表现,恰恰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乳腺癌患者的性格特征:过于压抑、隐忍,而内心又经常出现冲突和斗争。
C型性格的人不见得一定会出现癌症,但相对而言,这是一种易感因素
对于以上这种不愉快的体验,当事人往往迫于面子而不表达,选择过度顺从、合作,给人的感觉是好说话、没脾气,温文尔雅。但可能在内心深处压抑了很多的不满和愤怒,就像地壳下翻滚沸腾的岩浆。而这样性格的人由于经常使用“压抑”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久而久之,人的免疫功能,即对疾病进行监控、发现、修复的功能,也会随之而被抑制下来。结果,一些疾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特别是癌症。
癌症的英文单词是Cancer,因而这样的性格也被称为C型性格。当然,不是说C型性格的人一定会出现癌症,但相对而言,这是一种易感因素。就像爱吃盐的人更有可能患高血压一样。曾扮演林黛玉而广为人知的已故演员陈晓旭,亦死于乳腺癌。其性格特征同样具有压抑、隐忍的特点,但留给外人的印象则是低调、内敛。这样的性格特征与其最终罹患疾病不无关系。
不良的亲密关系,如婚姻关系或恋人关系,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除了性格因素,不良的亲密关系,包括婚姻关系或恋人关系,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陈晓旭的感情经历一波三折,经历过两次婚姻三段感情,最后遁入空门,远离红尘。虽然没有了情事的困扰,但也隔绝了情爱的滋养,最后乳腺癌乘虚而入。著名歌星蔡琴,也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她的感情经历同样令人唏嘘,与丈夫过了10年的无性婚姻生活,最后丈夫亲自摊牌,告诉她自己外面有人了。这样的婚姻关系不仅名存实亡,而且是一种冷暴力,对一方的身心有很大的摧残,患病几乎不足为奇。良好的亲密关系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更是一种心理支持。和谐满意的亲密关系不仅可以让双方感到幸福,还可以促进人体产生一种叫β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不仅可以让人感到愉悦,还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在机体出现疾病信号的时候,提高免疫力,防患于未然。所以,良好的亲密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乳腺癌的侵袭。
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不良体验与乳腺癌的关系也较为密切
应激性的生活事件与乳腺癌的关系也较为密切。诸如竞争、晋升、子女教育、婆媳关系、经济困难等,都会给女人带来烦恼、紧张、焦虑、疲乏、抑郁等不良体验。有研究表明,经历客观上极具危险性的应激源,又缺乏社会支持的妇女,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良性乳腺肿瘤高9倍。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意味着多事之秋则可能会演变为女性身体的多事之“丘”。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好事,比如结婚、买房、升职等正性的生活事件也可能会给人的身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毕竟这些事情的发生,都会扰乱人内心的平静,掀起心底的波澜。因此,保持心绪平和,尤为重要。“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世界上有多顽固的疾病,就有多坚韧的患者,身心平和是王道
当然,不是说患了乳腺癌,就是到了世界末日。这个世界上有多顽固的疾病,就有多坚韧的患者。生活中战胜乳腺癌的患者也大有人在。有媒体报道,患过甲状腺癌的香港影星汪明荃也曾患乳腺癌。当时她在医生那里接受普通检查,医生问她曾否检查乳房,她说从来没试过,医生建议她做一下。她当时想,以自己的年龄也需要接受这方面的检查,于是立即接受提议。结果医生发现一侧乳房健康,另一侧则不能确定是否有问题,建议她接受手术。由于她治疗及时,最终战胜病魔。手术康复后成为香港防癌会委员。她呼吁女性定期接受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早诊治。歌星蔡琴也是在及早治疗之后清除乳腺癌的。
现在很多现代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如果要避免乳腺癌的侵扰,就需要避免上述心理因素的影响。包括调整自己的性格,既不要过分压抑自我,又不要过于自我而影响他人;既要积极建立亲密关系,又要调动智慧,而不为关系所累。目前提倡极简主义生活,如果能够学着做到降低物欲,随遇而安,那么就会收获心灵的宁静和身心的平和。就像《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文/宋崇升(医院)
------------------------------------------------------------------
解读:
我研究癌症心理多年。作为临床医生,为啥去研究心理学呢?一是内在喜欢,二是工作需要,因为癌症这个疾病真的太难治了。十多年前进入肿瘤科之时,很快我就发现,单靠现有医疗手段,远远不够,所以就开始探索心理、饮食营养、传统内家锻炼等等,好在这些原来就是我的兴趣。
1.癌症心理主线
简单说,我发现,癌症的心理主线,就两到三条,一条是C型性格,我常常称它是“好人性格”。另一条是不幸的经历,包括凄凉的童年、受到伤害的少年、不幸福的成年、或遭受重大挫折的成年。
宋崇升医生写得非常详细,对于乳腺癌,其不幸的经历,最常见的是对应于不幸福的婚恋关系,还有少数是对应于不幸福的母女关系,我还见过几个病例,青少年时期,乳房部位受到骚扰欺负,对于小女孩来说,那是巨大伤害,会留下长久的噩梦般的记忆。
从姚贝娜的经历来看,“好人性格”和“不幸经历”这两条主线,她都具备。
根据肿瘤心理学家的研究,上述因素会促进每个人体内都有的癌细胞大量生长,直到长成大肿瘤、乃至扩散转移。
正是通过癌症心理学的学习探索,我才明白,这两条有针对性的不良心理因素,才是被大家忽略的巨大的因素。
在没学心理学之前,也朴素的感觉心理情绪和得病有关,也常常告诉患者“要少生气、要开朗、要积极乐观”,后来明白了,这些只是泛泛而谈,对于癌症,没多少针对性,所以,它起不了多大作用。
现在明白,只有大幅度改变这两条有针对性的主线,抗癌成功才有可能。
而不少患者,在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这场大病后,常常能自发的、或多或少的做出改变,比如不再做老好人,不再憋屈自己,对过去遭受的委屈、伤害,能够看开放下。这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他们从大病中学到了真正深刻的人生功课,也是俗话说的“活的更明白了”。
在文中,姚贝娜曾说:“以前我不敢去说的、不敢去做的,现在就不怕了;还有以前不敢拒绝的事,现在就会说‘不’了。我觉得以前给自己压力太大了是因为不会说‘不’字,什么都接,什么都答应,然后自己又闹心憋屈。现在可能因为自己年纪大了,放得开了。不光是生病,也可能是成熟了,也该成熟了,32岁了。”
这段话说明她在改变压抑委屈自己的“好人性格”——这非常好!效果如何呢?就看改变的幅度大不大了。但第二条心理主线,她却几乎没有看到。这从与她的年龄不相符的“极为坚强”可以看出。从心理学规律来看,坚强的下面,一定有艰苦的心路历程、一定有不为人所知的辛酸心痛。
很多人成年后会喜欢自己的“极为坚强”,而且这个特点也会得到别人的赞扬而加强巩固下来。姚贝娜也是如此,所以她没有探索“坚强”下面的“心苦”,也就没有机会释放和化解那些积累了很多年的“心苦”,而这些巨大的“心苦”经历,就是心结,心结或心情不畅,就会导致气血不畅、寒凝气滞、气滞血瘀,久而久之,就是实体的结节,甚至恶性结节,即癌结节、癌瘤。
2.人们重视心理健康吗?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其中心理范畴,有着极为广博的知识和规律,远远不是“心理平衡”这简单的几个字所能表示,而且它比有关身体的知识和规律,更加重要。深度的健康、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甚至命运等等,都主要是心理因素所决定,而不是身体因素。
心理知识如此重要,可惜的是,当今世界,人们都过度重视物质层面的东西,都过度忽视心理心灵层面的东西。作为主流人士的姚贝娜,没有去探索、释放和化解更深层的心理起因,也是非常常见的、可以理解的事。
3.★而心理治疗如何帮助癌症患者呢?
简单地说,一是停止做“老好人”,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忠于自己的感受,在不损害别人的情况下,做自己内心喜欢的事,而不总是别人喜欢的事。
二是针对过去的重大不幸经历、心结,进行释放和化解。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人的心理模式或性格很难改变,这就需要对心理心灵、对人性有深入认识和体验的人来帮助才行。
如此这般的心理治疗康复之后,癌细胞的心理根源,就被拔除。这时才算是比较全面、深度的康复。
如果针对身体层面的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也做了改善,那抗癌成功及预防复发,才有了保障。
-------------------------------------------------------------
第三篇是来自.1.17“晓雅心灵工作坊”西安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etzqfy/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