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早期肺炎 >> 早期肺炎的治疗 >> 正文 >> 正文

艾灸治疗肩周炎

来源:早期肺炎 时间:2022-5-13

点上面“艾灸方法”……

学习各种艾灸方法、艾灸知识,掌握艾灸方法治百病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漏肩风,是一种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与关节囊发生慢性退行性病理变化的疾病。此病多发于女性,且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所以又称“五十肩”。此病的症状是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中医认为,此病多是由于中年后人的气血衰退,风湿寒邪乘势侵入造成的,也与既往扭伤后经络受阻、气血不能通畅有关。用艾灸治疗此病,辨证加灸,同时治疗期间,要加强肩关节的运动,但注意不要扭伤和受凉。

治疗肩周炎的穴位:肩髃穴、臂臑穴、天宗穴、肩贞穴

一般艾灸

01

肩髃穴

肩髃穴的位置:肩髃穴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左右肩各有一穴。取穴时,手掌向下,将手臂向前平举,在肩膀前端与手臂根部附近的凹陷处就是肩髃穴。施灸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0分钟。功效:疏散经络风湿,活血化瘀。

辨证加灸

症状:上臂痛。

0

臂臑穴

臂臑穴的位置:臂臑穴在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曲池穴上7寸,左右臂各有一穴。取穴时,将手臂在胸前曲肘90°,用力握拳,使臂部肌肉处于绷紧状态,上臂三角肌下方的凹陷处就是臂臑穴。施灸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功效:疏导阳气上行,疏通经络。

症状:肩胛痛。

03

天宗穴

天宗穴的位置:天宗穴位于背部肩胛骨的中央,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以肩胛骨下的尖端向上作一条竖线,以第4胸椎向两侧作一条水平线,两线的交点处就是天宗穴。施灸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功效:升发阳气。

04

肩贞穴

肩贞穴的位置:肩贞穴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头上1寸(大拇指横宽)处,左右各有一穴。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的方法。被施灸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功效:散热,通经络。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或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zqfydzl/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