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昨日(1日)再增1宗確診及2宗疑似確診新冠肺炎個案,累計共98宗個案。兩個疑似確診病人,均是由「鑽石公主」號郵輪返港的港人,他們的呼吸道樣本對病毒呈陰性,但血液測試驗出有抗體,兩人正於瑪麗醫院進一步檢查。
「鑽石公主」號郵輪的港人回港進入火炭駿洋邨進行隔離後,近日有多人陸續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昨日再有兩人都列作疑似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透露,第96宗及97宗個案,均是「鑽石公主」號的港人乘客,他們乘坐第二班專機返港。
第96宗個案是一名68歲女士,於2月16、17日左右曾發燒,2月27日有咳嗽。她於日本接受過病毒測試呈陰性,之後回港由香港大學取樣做血清抗體測試,發現屬初步陽性,正在瑪麗醫院等候進一步檢測。
第97宗個案患者是一名56歲男子,一直無病徵,在日本測試時亦是陰性。港大為他做血清抗體測試,發現有初步陽性,亦被安排在瑪麗醫院做進一步檢測。他在駿洋邨隔離時與太太同住,當局會視乎檢測結果,考慮應否延長其太太的檢疫時間。
張竹君強調,兩人在日本落船時驗出對病毒呈陰性,而兩名疑似個案患者的呼吸道樣本內並無發現病毒,惟在血清測試驗出有抗體,或代表兩人在船上甚至更早已經染疫。
她又稱,抽血發現抗體不代表是病毒翻發或帶病毒,只顯示可能之前曾感染。而一般醫學界判斷,有抗體代表無傳染性或者傳染性非常低,但由於現時對這種新型病毒的認知不多,謹慎起見兩人仍需入院做檢查,檢測結果由專家進一步研究。
張竹君指出,大部份確診患者情況未必很嚴重和很差,甚至有確診患者並無病徴,所以患者有可能自行康復。
醫生指血清測試有抗體不代表完全康復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出,一般情況下病人感染病毒後身體會出現三個階段,在首一至兩星期會出現免疫球蛋白M(IgM)IgM,兩星期後(則第二階段)慢慢製造免疫球蛋白G(IgG)。
若兩種抗體同在,反映病人正在康復;若最終體內只剩下IgG,反映病人已康復。
他估計,若該2名港人的血清測試驗到有IgG,而他們在日本時驗不出感染新冠肺炎,有可能代表他們返港後,體內病毒量曾經增加,身體產生抗體後病徵同時消退。他稱,若病人體內已沒有IgM,相信可以很快出院,亦未必被列為確診個案,否則,需要留院直至快速測試呈陰性反應為止。
至於該類病人的傳染風險,他就指,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早期均存在傳染風險,病毒數目相對較多,近距離接觸時若雙方均沒有戴口罩,可透過飛沫傳播病毒。
袁國勇:若驗出有抗體可考慮提早結束隔離而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2月在電台節目中亦曾表示,「鑽石公主號」港人乘客返港後才被確診,有可能是日本方面進行檢測時,乘客仍於潛伏期間,病毒量未達至檢測到感染病毒的水平。
袁國勇稱,如感染到新型冠狀病毒,一般10至21日體內會出現抗體,若抗體量夠多,不易再受感染。
他認為,在駿洋邨檢疫的郵輪乘客被隔離7日後,若在血清中未再檢測到病毒,或驗出已有抗體顯示具免疫力,並且對病毒測試不再呈陽性,當局可考慮讓其提早結束隔離期。
資料來源:香港01、星島日報、明報、香港電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zqfydzl/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