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当前,医院士之外,中医科学家队伍同样活跃在一线。
采写:章剑锋出品: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ID:tech_)1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tóng)小林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急通知,他被任命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的共同组长,受命开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除夕当天,仝小林带队从北京出发,与各路中医专家在武汉会合。抵汉后,医院,入社区,看病人,至今仍在忙碌。医院,仝小林全副防护,和其他专家一道进入病房,给住院新冠肺炎病人(包括重症患者)详细问诊、看舌、把脉;在医院,看发热门诊病人,给急诊留观病人诊病开方;在武昌区水果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网络信息系统、居家隔离观察现状,医院临时改建的集中隔离收治点,及洪山体育馆临时改建的方舱实地了解情况。▲仝小林(中)等专家在洪山体育馆(方舱)/李修洋供图“目前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一线下来,我们专家也要根据整个疫情防控形势的需求,听从上级安排。只要疫情没有解除,我肯定会一直工作在前线。因为你的职业就是医生,在病人需要你的时候,无论环境多么危险,肯定是义无反顾,这是一般医务工作者都能做到的。”忙完一天后,在2月6日深夜持续到2月7日凌晨的独家专访中,仝小林院士这样告诉网易科技《科学大师》记者。2月11日,在后续的沟通交流中,仝小林说,目前就是救火、救人,这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3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仝小林亲历了建国以来中医参加防治的四次重大传染病中的三次。除上世纪50年代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其他三次仝小林都在抗疫一线:上世纪70到80年代的流行性出血热,仝小林在其导师、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带领下,以博士生身份参加战役;年的非典(SARS)期间,他是国务院指医院——医院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组长;而本次新冠肺炎,身在“战场”的他则不完全是一个战士,更是需要参与决策治疗方案的中医国家队的带头人之一。“作为一个国家级中医专家组组长,对疫情不同层面都要有所了解,从宏观考虑的事情和问题会更多一些,这是和前两次经历不大一样的地方。”疫情严峻的当下,依然绽露着希望之光,总能听到一些好消息。1月下旬至今,湖北、福建、山东、山西、河北、上海等省份,不断有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据媒体报道,这些治愈的患者中,不少人都接受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比如,在疫情重心湖北省,2月3日和2月6日,均有成批次的病人经中西医治疗后出院(据《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媒体)。医院收治的两位病人,则是最早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出院的普通型患者(1月24、25日,据《北京日报》)。“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这句话,多次出现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通知中。可以看到,由两部门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中,中医治疗方案也同时发布。与此同步,各省、市纷纷行动,也推出了地方版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这背后,是一次空前罕见的中医阵线在齐集发力。“我们专家组主要职能之一是制定国家对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方案。我们中医已经出了第一版和第二版,目前正在启动第三版修订(指卫健委诊疗方案里中医药内容部分的更新)”,仝小林对网易科技《科学大师》记者说,“随着对疾病本身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西医的分期诊疗方案每一版也都有变化,中医肯定也是这样。我相信到第三版的时候,跟一版、二版会有一个连续性,应该是一个集全国治疗经验的精华方案。”大疫当前,除了公众熟知的钟南山、李兰娟、医院士之外,中医科学家队伍同样活跃在一线,他们和钟南山等西医科学家们一道组成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共同应对疫情。作为其中的一员,仝小林院士告诉《科学大师》记者,这一次,除他自己之外,中医药领域直接上阵的还有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黄璐琦两位院士。与此同时,医院、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支中医国家队齐集武汉,而其他院士和国医大师、名医名家等力量,则在后方助力,提供各种支持。这种强大的中医阵容,“真正代表着国家的水平。”在仝小林院士与《科学大师》记者的本次独家对话中,重点谈及了中医药介入疫情防治的实践、疗效,中西医怎么更好地打配合等问题。仝小林也回顾了自己在抗击非典等传染病疫情中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中医科学家审视疫情的视角。1“几个院士都在前线直接指挥”《科学大师》:看到您除夕当天从北京出发的照片,您事先预料到会带队来武汉么?仝小林:事先是不知道的。本来想春节期间和家人去海南度假的,但看到疫情不断严重后,我立刻就把机票退了。这种情况下,做为医生,都会有这种使命感和担当。我一直都在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zqfydzl/6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