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信息与病史
美国短毛猫,6岁,公,已去势,体重6.1Kg(7/9),已经免疫和定期体内外驱虫过。主诉:2周前摸到右前肢一肿块,没有其他临床症状。
2.临床检查
体温39.1℃,心跳次/min,呼吸30次/min,肥胖,食欲和精神均正常,触诊右前肢尺桡骨中部质地坚实,皮肤表面未发生破溃出血,未发现明显的疼痛现象。
3.实验室检查
3.1血常规检查
3.2血清生化检查
3.3影像学检查
X光线检查背腹位(图1),右侧位(图2),右前肢病变位(图3),放大病变位(图4),通过该检查来判断胸部、肺脏、骨骼和其他器官有没有转移病灶。X光线检查显示右前肢尺桡骨中端上有一定钙化的同时伴有骨溶解和骨硬化,穿透骨皮质而侵袭骨周围的软组织,尺桡骨部分骨髓腔已被侵袭或破坏,出现骨质溶解和溶解-增生病变(桡骨的浸润引起临近的尺骨溶解),成骨和溶骨侵袭的混合病灶,在正常骨组织和病变影响的骨组织之间存在难以区分的边界。
4.细胞学检查1(细针抽吸)
使用5ml注射器,对肿物进行细针抽吸后,制作细胞学涂片,使用Diff-Quik染色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进行读片(图5)。可见大量间质类型的细胞,细胞表现出轻度至中度的大小不等,符合间质肿瘤的特征,需要考虑恶性的可能,例如软组织肉瘤或者骨肉瘤。
5.诊断与手术治疗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没有其他部位的转移灶,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检查没有其他并发症,初步诊断为恶性间质类型肿瘤。与宠物主人沟通并建议麻醉后进行活组织采样,采样后送检组织病理学,确诊后再考虑治疗方案。宠物主人经过再三考虑后要求直接进行截肢手术,术后再把病料送检。
术前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术前用药乙酰丙嗪,丙泊酚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后麻醉机吸入维持麻醉。从右前肢肘关节切开、分离肌肉和结扎血管,直到肱骨远端,使用骨锯切除肱骨头,肌肉包埋和皮肤使用PDO线缝合(图6,图7)。
6.细胞学检查2(组织压片)
把截肢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使用骨凿取样2个样本,做细胞压片检查,使用Diff-Quik染色液染色并镜检(图8,图9)。细胞学可见大量离散存在的梭形至纺锤形细胞,细胞外部分区域存在大量嗜酸性基质,聚集着间质类型细胞。细胞表现出中度至严重的大小不等,边界不清晰,细胞质呈现中度嗜碱性着染,细胞核位于中央或一侧,部分细胞核内可见明显核仁。
7.组织病理学检查
将截肢手术切除的组织放置于10%的中性福尔马林中,送至德国纳博科临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肿物起源于成骨细胞。肿物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无包膜包裹,细胞向骨与周围骨膜呈中等程度的侵袭性生长。细胞为圆形至梭形,分少量基质内呈层状,束状和螺旋状排列。细胞大小与细胞核大小中度至重度不等。可见大量的有丝裂。多个病灶出现骨性产物和小梁的形成。
组织病理学诊断:骨肉瘤
判读报告:骨肉瘤是起源于骨组织的恶性肿瘤,是犬猫四肢骨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四肢骨的发病率是中轴骨的3-4倍。中轴骨中,50%的肿瘤发生在头部,50%发生在肋骨,椎骨和骨盆。相对于后肢,前肢更易发病。四肢骨的好发部位包括桡骨以及胫骨近端。骨肉瘤引发的早期肺部和邻近淋巴结的转移通常与骨肉瘤分化程度无关。另外,骨肉瘤呈侵袭性生长,因此,预后不良。
8.复查
截肢手术后,输液治疗3天后,告知宠物主人定期每个月做X光线检查(图10,图11)。一个月后接受X光线检查,没有发现骨肉瘤转移灶,截肢断面整齐。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zqfydzl/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