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血管炎(bronchiolitis)是一种婴幼儿时期常见病,以累及毛细支气管为主的感染性下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多数发生在6个月以内婴儿。毛细支气血管炎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临床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称之为喘憋性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感染侵及下呼吸道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见,起病较急,多有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继而咳嗽加重,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湿音。症状严重时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一般体温不超过38.5℃,病程1~2周。大部分病例经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部分患儿由于年龄幼小或存在基础疾病,在疾病的高峰期可以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多脏器受损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护理方法很重要
细致的护理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非常重要。首先,要保证饮水量,患病的孩子往往食欲不佳,不愿饮水,另外,喘息时通过呼吸道的不显性失水增加,少量多次的饮水,对痰液稀释、维持机体水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患病时营养物质消耗较大,消化吸收不良,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给予清淡、营养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其次,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喘憋重者可以抬高头部与胸部,以减少呼吸困难,适当拍背、变换体位可以促进痰液排出;遇有明显缺氧时,可采用不同方式吸氧,如鼻前庭导管给氧、面罩或氧帐等。对个别极端严重呼吸衰竭病例则需进行气管插管及应用加压人工呼吸。雾化吸入,可以使气道湿化,也可以气道内给药,安全便捷。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患儿的精神状态,饮食食欲变化,缺氧情况可以观察病情变化。患儿所处居室要温暖,通风和采光良好,保持一定湿度,防止过分干燥。如果家中有吸烟者最好戒烟或去室外吸烟,防止烟害对患儿的不利影响。
呼吸科张同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zqfydzl/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