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早期肺炎 >> 早期肺炎的治疗 >> 正文 >> 正文

卢洪洲钱志平教授团队发表新型冠状

来源:早期肺炎 时间:2023-5-14
                            

来源自:公共卫生信息

年10月1日《Aging》发表了题为“AnalysisofliverinjuryfactorsinpatientswithCOVID-19inShanghai,China”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钱志平教授指导团队完成。该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但严重肝功能损害罕见。男性患者、重症患者、肝脏CT低密度值和潜在的肝损害药物均是其危险因素。随着疾病的恢复,部分患者肝功能亦随之逐渐恢复。

01

研究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截止年10月1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万,死亡病例万。明确新冠肺炎患者肝功能动态变化及肝功能损害加重的因素,可给予临床医生以预警,加强监测及避免肝损害加重因素至关重要。

02

研究目的

评估分析了例上海地区住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指标和肝功能的动态变化,同时分析了入院时及住院期间影响肝功能的危险因素。

03

研究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的入组了年1月20日至年3月13日的例患者,分析了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时、出院后2周肝功能动态变化。同时评估了发生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使用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04

研究结果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其中轻症组(轻型和普通型)例,重症组(重型和危重型)26例患者,从发病至住院中位时间为4.0天(2.0-8.0天)。例患者中,入院时98例患者存在肝功能损害,例患者入院时肝功能正常,其中92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肝功能损害,共例(57.2%)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出现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的比例,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患者的性别、重症、肝脏CT密度值降低这几种因素与肝功能损害明显相关(其OR值分别为:2.,6.,and3.)。分析住院期间患者肝功能情况,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组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激素、胸腺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同时统计患者的肝功能动态变化发现,例患者中66位(34.7%)肝功能好转,位(65.3%)肝功能无好转。随访例患者出院后2周肝功能,其中61.8%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

05

研究结论和意义

该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但严重肝功能损害罕见。男性患者、重症患者、肝脏CT低密度值和潜在的肝损害药物均是其危险因素。随着疾病的恢复,部分患者肝功能亦随之逐渐恢复。但部分患者出院时,甚至出院后2周,肝功能仍未完全恢复正常,故临床医师应定期监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肝功能及避免使用潜在肝损害药物,尤其是对于重症患者。

06

研究局限性

1.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2.该研究未进一步深入分析新冠肺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肝损伤的关系。

文章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zqfydzl/10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