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早期肺炎 >> 婴儿早期肺炎 >> 正文 >> 正文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思考之十三

来源:早期肺炎 时间:2021-6-22
全文字左右。

疫情还在扩散,中医人已经进入临床一线治疗疫病患者。ZF重视,中医人进取,疫情可迅速缓解。

中医在抗击非典中立了大功,那么,在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中亦同样可以有所作为。目前疫情正处于大暴发状态,全国各地总动员,但仍然未能控制住疫情的蔓延。为什么呢?一方面,疫情传染性强,令人防不胜防;另一方面,目前西医还没有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效药。怎么办?

让中医冲上去,用中医理念来治疗疫病。中医有两千多年治疗疫病的优势,完全可以在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一定要用纯中医思维,包括天人合一、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形神兼顾等等,而不是线性思维。

疫情尚未结束,我要继续创作,用我的笔去传播中医正信正念,希望借这次疫情把中医大大地推广开,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医是真正能治病的医学。

本文作为疫情思考的第十三篇长文,内含两篇近日创作的文章,一篇是《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问与答》,另一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若受寒感冒建议服葱豉汤》。

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问与答

(一)问:疫情啥时能控制呢?

答:武汉疫情牵动着千家万户,ZF高度重视,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各地ZF也都在努力,并且中医已经开始发挥作用,疫情的控制指日可待。

我粗略分析,立春节气疫情将逐渐消退。因为立春开始进入庚子年,大运是金运太过,金盛则燥,湿浊自退。且立春开始进入春季,由风木当令,风胜则干,湿浊无法存在,热势即孤,邪毒活力亦将渐去。但要防止春运导致的传播加速。

(二)问:中医有哪些治疗疫病的经验?

答:从两千多年前开始,中医就开始积累了治疗疫病的经验。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医学体系,是祖宗传承下来的大智慧。中医是能治病的医学,不但能治常见病、多发病和各种慢性病,而且还能治疗疫病。

两千多年来中医一直在与各种疫病做斗争,经历了数百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比如,张仲景自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因寒疫爆发,仲景因此而著述《伤寒杂病论》,揭示了寒疫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防治原则;之后的历代医家在同疫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中医理论,特别是明清时期,吴又可、吴鞠通、叶天士、薛雪、王士雄等等医家创立了温病理论,构建了完整的疫病防治理论体系,对中医的贡献极大。而且,因为有中医,中原大地上虽然频发温疫,但中国人的死亡率很低。反观欧洲、非洲等地,曾因疫病流行而死人无数,许多城镇几无活人。

以17年前的非典为例,广州中医院共收治了73例,用中医治疗,结果无一例死亡,无一例上呼吸机,无一名医护人员感染,且治愈后无一例有后遗症。而不用中医的北京、香港等地感染非典的死亡率甚至超过了10%。

(三)问:能具体地谈谈非典的中医治疗吗?

答:为了客观描述事实,我找来一份非典结束后的文献资料,来看看当时中医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份资料来自广东药学院学报,年9月第3期,文章标题为《中医药在防治非典中的作用》,其文中有这样的话: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一院急诊观察病区自今年(即年)2月至4月17日共收治SARS患者37例,经治疗,全部病例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已痊愈出院。全部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2.97天,平均住院时间不到9天,且该院多名医护人员,无1人感染。这是中医药发挥辨证施治、整体调节患者自身免疫力和增强抗病能力成果。

在SARS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药的早期及时干预尤为重要。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二院曾有15名医护人员在救治SARS过程中受到感染而出现了发热等早期症状,单纯经中医辨证施治后,在没有使用西药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认为抗生素性偏寒凉,会郁遏湿邪,使邪无出路。

中医药在抗击非典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有以下5个方面:即早期干预,阻断病程;明显减轻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炎症吸收,减少后遗症;减少并发症和西药的毒副作用。

值得注意的一个实例,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二院有两位护士长受非典感染,且病情严重。其中之一停用抗生素、激素,采用纯中药治疗,结果完全康复;而另一位坚持用抗生素,结果不幸死去。中医中药再一次用事实向世人展示了她的震撼。”

为了客观表述事实,以上所引皆为文章原文。非典刚刚过去17年,中医治疗非典疗效如此突出,这样的经验弥足珍贵,怎么到了武汉疫情时就忘记了首选中医呢?!我实在是不能理解。

(四)问:中医是如何参与武汉疫病治疗的?

答:之前人民日报报道,北京就有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用中医治愈。

青岛市第一例感染者已经治愈出院。大夫采访特地说明,后期运用了中西医结合方案,恢复很快。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各相关机构要全面落实中西医协同诊疗机制,没有中医医医院要立即安排中医参与治疗,医院至少有一名中医医师参与诊疗,提供中医治疗意见,确保所有确诊病例尽早、及时、全病程使用中医中药!

全国各地不少中医人已经进入疫区,相信必将对控制疫情发挥巨大的作用。

(五)问:中医的治疗疫病的机理是什么?

答:中医之所以能治疗疫病,一则,因为中医有“天人合一”理念,中医把人放在天地之间去思考。而疫情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天地的气机出现了异常,产生了疫毒。人受天地气机影响,正气受损,才会感染疫毒而导致疫情发作。

二则,中医以人为本,以病为标;以正为本,以邪为标。这个理念完全符合疫病的治疗要求。中医眼中有一个活着的人,而不是仅仅盯住病邪。所以,中医重视扶正,重视改善人体的整体平衡,同时,中医还可以改善局部症状。中医可以标本兼顾,当然可以控制疫情。

三则,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有是证,则用是方,证变则方亦变。中医的辨证论治理念最适合于治疗急危重症。而疫病即属于急危重症,所以,中医完全可以治疗。

四则,历史上多次发生流感、麻疹、流脑、乙脑、肠伤寒等传染病流行时,都有中医参与防治的影子。比如,年的非典,广东省作为首发地,非典病人死亡率却最低,其关键因素是第一时间应用了中医治疗,这一成绩让世界对中医防治疫病的重要作用重新审视。

(六)问:现在有没有可被证明的有效药方呢?

答:我认为,根据病人所在的地域不同、体质不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不同,有效的药方自然也应该不同。

仝小林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以非典为例,各地主症不同。广东的病人出现的主要症状是上呼吸道不适;北京的病人主要是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痛,高烧等,认为是太阳病;香港病人则以腹泻为主。

这说明“因地制宜”的重要性。都是一样的疫情(在西医看来,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在中医看来,各地病人的症状有所差异,其辨证用方用药亦当有所区别。

用中医治愈的病例已经开始出现,但如何用方暂时没有流传出来。

(七)问:面对疫情不要恐慌,中医的解释是怎样的呢?

答:中医可以安定人心,让人不产生恐慌心理。因为从中医来分析,疫情源于正虚而邪客。《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健旺是预防疫情的根本保证;再者,恐慌心理会导致肾虚,进而影响人体正气。

事实上,读了我的文章的读者普遍表示,心理更安定了,不会产生恐慌了。因为中医是以人为本的医学,中医重视安心,中医主张“形神兼顾”,中医传播的正信正念,中医强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中医重视调畅人的负面情绪。

(八)问: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体系是如何预测这次疫病的?

答:两千年前《内经》就预测了年(壬午年)至年(癸未年)的非典疫情爆发。《内经》有原文:“速至壬午(年),徐至癸未(年),金疫(肺系疫病,我们称之为非典,或称SARS)至也。”今时,我们仍然可以用五运六气理论来指导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治。

为什么会产生此次疫情,分析其原因,是天之虚叠加于人之虚。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也是病毒性肺炎的高发时期。从中医来分析,之所以会发作传染病,根本原因是天之虚叠加于人之虚。现仍是己亥年(要到立春才变成庚子年),大运为土运不及,客气为少阳相火,相火加临于寒水,客气为火,往往会造成暖冬,暖冬造成热性病邪肆虐,这是天之虚;人受暖冬影响,阳气不能闭藏,相火外泄,虚阳外越,导致正气内虚,体质下降,这是人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导致疫病发作。

要产生传染性强的疫病,需满足几个条件:一则,天之虚。比如与年,皆为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阴君火。年火运不及,火少水旺而寒,寒+寒湿+二之气双君火,产生非典;年土运不及,土不制水而水寒,寒+寒湿+二之气双君火,产生甲型H1N1;二则,人之虚。主要是指人体的正气不足。

武汉这次新型病毒性肺炎疫情的爆发,也不离于此。

(九)问:你对控制武汉疫情持乐观态度,理由是什么?

答:因为中医即将发挥巨大作用。现在高层也认识到了中医在防治疫病中的巨大作用。Z书记在年1月25日召开的中央ZZ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发挥中医药优势,彰显中医药责任和能力,推动中西医结合深入发展,促进以往的中西医结合模式由拼盘、辅助、从属向“中医主导的中西医结合模式”跃升。

Z书记要求的中西医结合是中医主导,衷中参西,而不是以往的西医主导,中医为辅。中医终于可以站在治疗疫病的前线,并且主导疫病的治疗方案了。

冬天已经过去,中医的春天即将来临。我相信,中医必将在此次武汉疫情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且将是不低于当年控制非典疫情的作用。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若受寒感冒建议服葱豉汤

现正逢大寒节气,各地都天气寒冷,容易感冒,怎么预防呢?

除了积极运动,锻炼身体,调节饮食和起居,将养正气以预防感冒之外,我还建议用灸法。灸能扶阳,能加强人体的卫外为固功能,则感冒病邪不能侵袭。建议可灸大椎,或足三里,都有扶正防病效果。若不慎感冒,怎么办?我推荐葱豉汤。

(一)葱豉汤治外感寒邪

若受寒感冒,表现为头痛、恶寒、身痛、身冷、无汗,甚至发烧,怎么办?建议可马上服

葱豉汤:

其方:淡豆豉50克,大葱白3根,加水毫升,大火煮至毫升,顿服,即可发汗而愈。如果仍不出汗,上方加葛根10克,升麻10克,麻黄10克,再服一付即可汗出而解。

葱豉汤的另一种做法:连须葱白三根,淡豆豉20克,加水毫升,大火煎至沸腾,再加黄酒(绍兴老酒或即墨老酒都行)30毫升,再煎至沸腾,即可倒出,并加入白糖适量,既可补益中气又可调整口感。趁温服药,服后盖被取汗。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读者朋友可自己选用。第二种肯定味道更好些,适合于不喜欢服中药的朋友。

在南方若找不到大葱白,可代以洋葱头,用三个洋葱头,不用剥皮去须,只需洗净、切碎,与淡豆豉一起加水煎。

(二)有效病例

葱豉汤治疗风寒感冒往往可以速愈,相关医案甚多,以下只举三例。

一位读者说:前不久感冒,喝了一碗您的葱鼓汤,晚上睡觉半夜感觉一阵一阵的微微出汗,不是大汗那种,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好了。中医太神奇了!

有网友留言:昨天晚上孩子发烧38。5度,刚好看到您的微博,马上煮了葱豉汤,半夜竟然退烧,早上就去学校考试。医院又要吊瓶。

亦有网友留言:我感冒、发烧、头痛,用淡豆豉50克,大葱白3根,葛根10克,升麻10克,麻黄10克,川芎20克,速愈。

(三)葱豉汤方解

冬天感冒风寒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我推广葱豉汤。冬天感寒,当辛温解表。此方所用大葱白和淡豆豉都是食物,药力平和,药味简单,但疗效极高。在感冒初期用方,往往可以速愈。体质强的或弱的,老人或小儿都可服用。若能配合针灸,更可速效。且大人小儿感冒寒邪时都可首选此方。

我自己也服过此方,我体会,冬天感冒若能马上服葱豉汤,往往覆杯而愈。葱豉汤既好用又安全,这也是我大力推广此方的原因。希望每位因寒感冒的朋友们,包括孩子,都能首选葱豉汤,而不是去吃西药或输液。

而且,适逢武汉的病毒性肺炎疫情。不少人担心自己出现的咳嗽、头痛、发烧症状是不是感染了疫毒。我建议,不管是不是感染了疫毒,只要您出现了恶寒(烤火或保暖但恶寒不减)、无汗、头痛、身痛等症状,不管是否已经发烧,且舌苔正常(即淡红舌,薄白苔,没有黄苔,厚苔或腻苔),即可放心地先服葱豉汤。

若出现咽痛,或发烧,则是外邪化热,建议用银翘散,葱豉汤不再合适。

若出现舌苔黄,或黄厚,或黄腻,是有湿热,建议先用三仁汤化去湿热。读者可参考我之前写的关于三仁汤的文章。

服葱豉汤注意,药后要达到微汗出的效果。若汗不出,可服药后适当盖被子捂汗。若汗出太过,如水流离,那就是过汗了,不但无益于康复,反而会伤损正气。

读者朋友可参考《葱豉汤——感冒寒邪的良方》。在武汉病毒性肺炎疫情期间,我们一定要预防感冒。若自己能判断是感受了风寒而出现了以上的各种不适症状,建议马上服用此方。

选择中医馆

地址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青山北路4号

畔山花园12栋

电话

选择中医奥地利工作室

A.

Karl-Sch?nherr.str.7,,Innsbruck

Nr.

30

己亥年丁丑月丙子日

"阅读原文“

董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yezqfy/7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