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早期肺炎 >> 肺炎早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慢病规划发布肝硬化等重大慢病过早死

来源:早期肺炎 时间:2018-1-9

2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印发慢性病防治规划,是今后5-0年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上述文字来源于新华网)

《规划》从防治效果、早期发现和管理、危险因素控制、支持性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6个具体工作指标,主要包括:到年和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0%和5%,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提升5%和0%,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由目前的万人分别提高到亿人和.亿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由目前的50%分别提升至60%和70%,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由目前的0.5克分别下降0%和5%,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由目前的27.7%分别降至25%和20%等。

慢性病专门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慢性病会导致巨大危害,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危害。

最常见的0种慢性病

、肝硬化:肝硬化(liver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

2、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3、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等方面有关系

4、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高血脂又是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弹性差加剧血压升高。所以,出现这三种疾患中的任何一种,后期都易形成了“三高症”。

5、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

6、贫血: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7、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因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不能维持心排血量。分为左侧、右侧心力衰竭和全心衰竭。常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肺原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等。任何年龄可发生,一般可控制症状,常有反复发作,有部分病人可获痊愈。

8、消化性溃疡:一般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有时简称为溃疡。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种)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9、脑出血(脑阻塞):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0、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延伸阅读:

肝硬化治疗常识与饮食注意

一、肝硬化分期

期-处于代偿阶段,尚未出现食道静脉曲张;

2期-仍处于代偿阶段,但已出现食道静脉曲张;

3期-失代偿阶段,出现腹水;

4期-失代偿阶段,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5期-严重失代偿阶段,出现感染及肾功能障碍。

二、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原因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多是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肝硬化死亡的主要原因,诱因主要有食用粗糙较硬或有棱角的食物、食管受胃酸反流的侵蚀以及剧烈呕吐等等。

2、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肝脑综合征,主要是由消化道出血、大量使用利尿剂、电解质紊乱及继发感染等不良因素引起的,是肝硬化晚期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以意识障碍、智力减退、神经系统体征和肝脏损害为主。

3、感染:感染也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诱因有肝硬化患者长期消耗体力及卧床,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或因脾功能亢进以及门体静脉之间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了病原微生物侵入体循环的机会,故易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结核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胆道感染及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等各种感染疾病。

4、其他:因肝硬化诱发的呼吸系统损伤以及肝肾综合症、肝肺综合症等并发症也可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原因之一。

三、肝硬化规范治疗可延长生命

规范的治疗对肝硬化能活多久起着直接的影响,肝硬化早期患者如果想病情得到控制和逆转,应该先通过病毒检测查看是否是病毒性肝炎引发的,祛除病根。关于规范治疗肝硬化,可点击文末

如果治疗方法不当,会直接导致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失去肝硬化逆转的机会,甚至使病情加重,花了钱治不好病。治疗方法不当更可能使肝硬化晚期患者并发症不能及时得到控制,期一年死亡率为%左右;2期一年死亡率为3%~4%;3期一年死亡率为20%;4期一年死亡率为57%;5期一年死亡率可达到67%。

四、肝硬化注意些什么

患了肝硬化,一定要及时接受治疗,肝硬化病人多吃一些蛋白质,不仅能进步血浆蛋白含量,防止或减少肝脏的脂肪浸润,而且还可以促进肝组织恢复和再生。然而,假如一日三餐吃进去的蛋白质总量超过了天天每公斤体重2~3.5克的限度,就会有副作用,极有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的症状泛起。

肝硬化患者摄取蛋白质最好是适量,由于过量的蛋白质在体内产生过多的氨,肝脏不能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排出,终极结果是导致肝昏迷。假如已经发生过肝昏迷或有肝昏迷前兆的病人,更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天天每公斤体重不应超过0.5克。营养均衡可以辅助疾病的治疗。

酒是肝硬化患者最大的敌人,假如长期喝酒可导致酒精性胃炎甚至酒精性肝硬化。喝酒还会引起上腹不适,食欲减退和蛋白质与维生素B族缺乏。另外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尼古丁有收缩血管作用,造成肝脏供血减少,影响肝脏的营养,会使肝脏的各项功能泛起异常的现象。

五、肝硬化患者吃海鲜好吗

、有的海鲜中,特别是鱼油中含有较多的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以及前列环素PG3等有害物质,大量食用后可降低血小板凝集,延长血液凝固的时间,这对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的肝硬化患者来说是很不利的,所以有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的肝硬化患者是不能吃海鲜的。

2、海鲜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有些海鲜中还具有抗肿瘤、抗癌的成分,如海鲜中所含的海藻多糖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蟹类中含有的甲壳素也可有效对抗肿瘤、蛤贝类含有的糖蛋白也有抗癌效果、海参中含有的刺参多糖和皂苷也具有抗肿瘤、抗放射性损伤的作用,所以肝硬化患者可以适量的食用些海鲜以防止肝癌的发生。

推荐阅读:

肝癌竟来的如此悄然无息!小心肝癌的五大误区

胆囊:主人!得了胆结石,你就不再爱我了吗?

小心:这些部位异常出汗可能是疾病惹的祸

皮肤上的小红点是什么?会癌变吗?

肝胆-

(更多关于肝了解:建议点击)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绿色咨询预约通道!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药物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fyzqzz/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