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早期肺炎 >> 肺炎早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上海救治3例小患者均为轻症,但不能掉以

来源:早期肺炎 时间:2024/6/16
“目前看,孩子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成人,而且多是轻症。”医院感染科主任曾玫教授说,全国确诊患者余例,其中儿童患者20多例。听到这样的判断,东姐为孩子们略感一丝宽慰。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负压病房。刚刚,上海出现第3例确诊患儿:10岁,来自武汉1月31日凌晨,一名10岁男孩被送进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负压隔离病房。“这孩子是和父亲一起从武汉到上海奉贤投奔亲戚的,正在居家隔离期间,孩子出现了发热症状。”医院副院长翟晓文介绍,医院接诊后,很快启动筛查检测流程,今天上午,获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报告。收治入院后,孩子体温平稳,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未加重。这是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第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儿。作为上海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医院,这意味着,上海迄今发现的未成年新冠病毒感染者,仅有3例。医院领导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救治医护人员在接受采访。姜泓冰摄首例确诊患儿已病愈,尚未达到出院标准7岁男孩七七(化名)是上海确诊的首例新冠病毒感染患儿。发病前10天,他曾和父亲一起去湖北,并在武汉逗留。返回上海后,先是七七的父亲出现发热伴咳嗽症状,且反复发热,服药也未见好转,最终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隔离治疗至今。七七和母亲均与父亲有密切接触,但母亲截至目前无临床症状,七七则在随后出现发热,体温高至38.3度。伴有轻度咳嗽、恶心。1月19日,医院确诊,很快转运到医院。经专家组评估,七七入院时属于轻症,入院第二天即退烧,目前体温已平稳11天,流涕、咳嗽等症状均消失,精神饱满,食欲也不错。住在七七隔壁病房的,是上海第二位患儿,10岁女孩仔仔(化名)。仔仔因为和从武汉返沪的姐姐密切接触而被传染。姐姐先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并确诊,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救治,1月28日病愈出院。仔仔出现发热症状1天后,即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最高体温38.4度,但无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样属于轻症,入院退烧后,精神很快恢复,住院7天里体温平稳。医护人员进入孩子病房前,一丝不苟地穿戴好全套防护服。怎么治愈?不过度用药,密切观察是最好的办法3个学龄患儿,目前全都体温平稳。最早确诊的七七,已基本病愈,只是几天前的呼吸道标本病毒检测依然是阳性,还未达到出院标准。曾玫主任说,这是呼吸道疾病恢复期无症状排毒阶段。3例患儿是怎么成功救治的?曾玫说,虽然核酸阳性,但3个孩子入院时都没有肺炎,处于疾病早期轻症阶段。虽然新发传染病来势汹汹,大家都比较害怕,但该院感染科团队经历过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年流感大流行等考验,在实践中掌握了传染性疾病规律,对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很有信心。专家组医疗团队先期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论证,决定以对症治疗为主,先给孩子口服药物,同时密切观察疾病进展,一旦感染症状加重就调整方案。 “不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能口服药物,就不静脉用药。”是曾玫团队的治疗原则。不过度治疗,又能痊愈,要诀就是“密切观察”。在传染科的负压病房,“密切观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的病房门窗紧闭,不能随意进出。在未完全清楚新型病毒特性情况下,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和采集呼吸道标本必须做好防护。护士们一丝不苟穿上隔离服,每半小时去看孩子一眼,还要想方设法带给孩子良好情绪,赢得信任。医护人员正在密切观察。心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fyzqzz/10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