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最近身边有很多孩子患了流感。
最近一段时间,多地有媒体报道儿童流感病例增多,成都、上海、医院都出现排长队看病的情况。
多地儿童集中患流感,有医院日门诊量破1万
最近,多地媒体相继报道当地流感高发的情况:
成都据报道,近段时间,儿童患病“井喷”,医院儿科急诊的夜间接诊量居高不下,有家长仅带孩子排号就诊就等了8个小时。成医院上一周的儿童内科门急诊量日均接近人次。
↑25日下午4点,成医院急诊儿科已经提示排队情况(来源:成都商报)
上海据报道,最近医院儿科门诊都进入了高峰:有家长上午9点半挂到了一千多号;有家长凌晨一点多挂到号,还要等上百号;医院的电子显示屏上循环播放着紧急通知,提醒大家候诊时间需要3至5小时以上……
↑新闻晨报电子版截图
南京据报道,从11月上旬开始,医院门诊量开始增加,白天最高峰突破1.1万人次,晚上夜门急诊也达到了人次。南京市卫计委要求:设儿科急诊的医疗机构要保证儿科门急诊24小时开诊,必要时采取弹性排班的方式解决夜间儿科急诊候诊时间过长问题,严禁儿科就诊限号。
↑医院近期患儿明显增加。(来源:新华报业)
为什么流感如此肆虐?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急诊儿科看病数量,多位儿科医生解释,每年入冬前后,本来就是儿童患病的“井喷期”。
随着温度的突然变化,人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地适应,抵抗力会有所下降,遇到细菌病毒等感染源时,就会出现感染问题。加上低温环境下,人们会更多地集中在室内,如果通风条件不好,病毒会更容易传播,免疫力低的孩子便很容易成为受感染人群。
↑11月27日,山西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挂号看病。
同时,成医院门诊部主任表示:“还有一个原因,我推测是去年二胎政策放开后,儿童数量增加,也使得儿科病人迎来高峰。”
流感高发的冬天,成人要留意身体健康,家里若是有孩子就要更加小心!流感有啥症状,怎么治疗,怎么预防?现在了解还来得及!
怎样判断是不是得了流感?
流感和普通感冒不是一回事流感病毒主要包括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传染性强,每年可引发大量病例,人群普遍易感。
得了流感会有哪些症状?一般患者会突然发烧,体温可达39~40°C,伴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等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眼结膜轻度充血等(说白了就是“发烧了、好难受、不想动、不想说话、不想上班”)。婴幼儿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少数患者并发肺炎、肌肉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神经系统损害等并发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是此类重症病例的危险人群。
得了流感该怎么治?
提早就医医生建议,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医院就诊。
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田曼介绍:普通感冒是没有特效药的,但是流行性感冒有特效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在起病的48小时内服用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一般来说,流感患儿服药之后48小时就可以退烧了。
避免带病上课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易引起暴发性流行,尤其在学校班级,因此患儿不要带病上课,以免传染他人。
医院就诊医生提醒,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用药之后都有一个治愈期,医院内交叉传染,初次就诊之后,家长应留出2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观察期,如果症状没有加重,尽量医院就诊。
但是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立即就诊:
第一,孩子服药后仍发烧持续3天;
第二,发热超过40℃;
第三,孩子精神萎靡、出现抽搐等情况。
如何预防患流感?
卫生方面教孩子勤洗手,防止细菌、病毒感染。这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方式。
穿衣方面注意保暖,但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厚过暖,因为孩子好动,爱出汗,出汗后风一吹反而更容易受凉。给孩子穿多件薄衣服比一件厚衣服的保暖效果更好,另外也注意孩子的手脚和头部保暖。
居住方面封闭的空间对消灭病毒没有任何益处!所以,不管是家中,还是教室,都应该注意通风,即便是开了空调、地暖,也最好15分钟开一次窗通风。
饮食方面平时注重培养孩子什么都吃的习惯,保证肉类、鱼类、蛋类、蔬菜、水果、主食都有摄入,这样才能维持正常免疫功能的需要。
保证睡眠让孩子睡好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还能让他们的免疫系统得到及时的休整和复原。
加强锻炼让孩子动起来!每天最好保证孩子2个小时户外运动时间,充分锻炼身体。即便没条件去户外,也可以让孩子在家帮忙做做家务。
接种疫苗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全病毒疫苗、裂解病毒疫苗、亚单位疫苗等3种,均为灭活疫苗,用于预防疫苗针对性流感病毒毒株引起的甲、乙型流行性感冒。
最后,避免让孩子去人员过于密集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如果已经生病了,也尽量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小编提醒大家:
冬季天气多变化,
大人、孩子都要注意身体,
做好预防,远离流感。
其他人都在看
?这里有最新的“中国故事”,哪一个会触动你?
?这个常备药出事了!全国停止销售并召回,你家有没有?
?防不胜防!男子点一份31.8元外卖,元没了……?当今中国,“三农”成就前所未有丨图解“四好农村路”编辑/张苇杭来源/中国新闻网、成都商报、扬子晚报、新闻晨报、江苏新闻等。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etzqfy/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