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肺炎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向下蔓延累及肺脏而引起的肺部炎症。以甲型流感病毒或其亚型为常见。这些病毒传染性强,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以儿童多见,成人较为少见。在流感暴发、流行或大流行时容易被传染。健康人可得病,更多发生于原有慢性肺部疾病、心脏病特别是心脏瓣膜病变、糖尿病病人中,孕妇也易受到感染。病毒感染损害人体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故常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本病开始有一般的流感症状,如起病急骤,头痛、畏寒、发热、肌肉酸痛,也可有鼻塞、流涕和咽痛,常有干性咳嗽和胸骨后疼痛,偶尔出现声音嘶哑或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24小时之后,体温持续升高达39~40℃,咳嗽加剧,咳痰,一半以上的病人有痰中带血,常伴呼吸急促并出现紫绀。病情多较严重,病程可长达3~4周。继发性细菌感染通常发生于发病后两周以内,表现为高热和症状一度减轻后又复发,咳痰转成脓性,常有咯血及胸痛。广泛而严重的病变可产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往往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医生在胸部体检时在病变相应部位可听到干湿性啰音。
X线胸片表现病初时可见沿肺门向周围走向的肺部炎症浸润,以后出现节段性均匀片状影,常分散在两个肺野,下肺野最多见,单侧或双侧约占半数,也可出现迁移性现象,即一侧肺野的病变刚吸收另一侧肺野的阴影再出现。晚期显示两肺广泛片状或密度不等、边缘不清的融合病灶,多集中于肺门周围,呈肺门周围较密,向外逐渐变浅的阴影。胸腔积液较少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在正常范围或略减少,病初白细胞总数可偏高,继发性细菌感染时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诊断依赖于流感流行期间发病和典型的临床表现。痰液内分离到流感病毒并能排除细菌性感染和其他病原体感染则可确诊。
治疗早期使用金刚烷胺可减轻流感的症状,从而可减少流感病毒肺炎的发生。用法:成人量每日0.2克,分2次口服,儿童4.4~8.8毫克/千克,分2次口服,疗程为7天。三氮唑核甘(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物,该药雾化吸入有一定疗效。用法:2岁以下小儿每次10毫克;2岁以上小儿每次20~30毫克,溶于蒸馏水30毫升内,雾化吸完为止,每天2次,连续5~7天。另外,白细胞干扰素有预防上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向下呼吸道蔓延的作用。
预防首先,病人应单间隔离,用具及时消毒,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新鲜,防止交叉感染。病情较重者应及时住院治疗。
其次,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防被传染。最后可接种流感疫苗,有预防效果。但因每次的流感流行的毒株常有变异,最好所用的疫苗与毒株相接近。
科普不能代替医生诊疗
如身体不适YaYa提醒您及时就医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摄图网享有。
声明:本文为YaYa医师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etzqfy/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