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早期肺炎 >> 婴儿早期肺炎 >> 正文 >> 正文

早期吞咽功能量化评估在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

来源:早期肺炎 时间:2021-8-5
目前脑卒中是全球致残率和致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到年,我国脑卒中患者约有万,吞咽障碍是威胁卒中后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之一。吞咽障碍是指因双唇、下颌、舌、咽喉、软腭、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障碍,不能将食物安全有效地送进胃内的过程。饮水呛咳、进食困难、误吸等症状是吞咽障碍的主要表现。研究显示,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51%~57%,3d内发生率为42%~67%,其中1/3发展为肺炎,导致50%患者发生误吸。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若不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会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延长住院时间,降低生活质量。多个指南表明,早期筛查和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状况,并制订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误吸及卒中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至关重要。早期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准确识别,可显著减少语言治疗师进行相关专业评估的时间,从而促进康复师、营养师等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干预。临床上主要通过改进食物性状、改变进食体位与姿势、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预防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护理人员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程序化、路径化或系统化等方式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特别是对急性期患者的管理效果尤为明显。主要原因:由吞咽障碍引起的误吸是导致卒中后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吞咽功能的量化评估可以使护士动态掌握患者的吞咽功能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为患者提供预见性的饮食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肺炎的发生率。研究显示通过改变食物的形态、质地、黏度实现食物改进,从而减少患者发生误吸发的概率,且增加其吞咽效率。况且在洼田饮水试验的基础上,通过V-VST进一步对患者适宜进食的食物黏稠度进行量化评估,并使用增稠剂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食谱,有利于给予患者针对性形象化的饮食指导,摄食性状的量化评估方法能够促进吞咽功能不完全丧失的患者经口进食,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是临床中管理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重点,而及时、准确的吞咽功能评估是整个干预环节的第一步,专业的医务人员应承担起早期筛查、早期评估、及时发现的重要角色,才能够及时给予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针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及时进行吞咽功能筛查及容积粘度试验摄食评估,依据评估结果,改变患者食物性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yezqfy/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