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早期肺炎 >> 小儿早期肺炎 >> 正文 >> 正文

有关高流量氧疗及NPPV在新冠肺炎中的应

来源:早期肺炎 时间:2022-8-13

摘要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当代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慢性呼吸衰竭及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运动。本文通过Medline检索并综述年10月1日至年9月30日期间NPPV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有关高流量氧疗及NPPV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现状、疗效及安全防护是本年度的研究热点。研究多属于回顾性分析和小样本研究,支持高流量氧疗和NPPV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初始治疗,降低插管率,但需要特别警惕延误插管的风险。在NPPV治疗新发急性呼吸衰竭方面,验证了利用膈肌增厚分数和食道压摆动值预测治疗结局可靠性。也有学者探讨NPPV在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早期治疗中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NPPV在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运动中的动态过度肺充气的作用。此外,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模式和交流增强工具对NPPV方法学优化方面的探讨也取得一定的进展。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PPV)是当代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由于其无需建立人工气道,通常作为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近30年来,NPPV在多个领域取得长足发展,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巨大作用。为了解NPPV在本年度的主要进展,本文通过Medline检索年10月1日至年9月30日期间NPPV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综述。包括NPPV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NPPV在急性呼吸衰竭(acuterespiratoryfailure,ARF)、慢性呼吸衰竭(chronicrespiratoryfailure,CRF)、辅助康复运动和应用方法优化等内容。

一、NPPV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

1、NPPV的应用情况和安全性:

新冠肺炎是全球性的传染病,约20%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需要接受包括普通氧疗、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igh-flownasalcannulaoxygen,HFNO)、NPPV、有创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1]。由于疫情防控政策和医疗资源不同,NPPV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相差甚大。国内约5%住院患者接受NPPV治疗[2],欧洲约为1.4%~16.0%[3,4],而部分地区则完全禁止应用NPPV[5,6,7]。NPPV和HFNO作为普通氧疗的最常见升级治疗策略,可避免轻中度ARF患者不必要的插管及相关并发症。但国际上关于NPPV应用于新冠肺炎患者仍然存在很大争议[8],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的指南中,反对或不建议常规使用NPPV;而中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阿根廷等国家则把NPPV作为一线治疗(表1)。

普通氧疗无效后的早期插管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是避免延误插管时机;其二是减少气溶胶的产生(表2)。然而,过分追求早期插管会将大部分本不必插管的患者置于有创通气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中。为充分发挥NPPV的治疗价值及降低传染风险,国内外推出许多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NPPV操作规范指引[9,10,11],包括应用负压病房、个人防护等,同时不少学者通过研发恒流防护罩[12]、隔离罩[13]以及可移动的防护系统[14]增强对操作者的保护。因此,对于NPPV,我们更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yingyong.net/xezqfy/9392.html